校园里的交叉路

Campus Crossroads

by Jan 07, 2011
by 张理齐 Jan 07, 2011

编者按:康奈尔大学的新广场十分精美,但其能否达到一个优秀聚会场所的预期呢?

声明:此翻译为正式授权文章,已征得作者同意在风景园林新青年(Youth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上发表,严禁转载。
Notice: This article is a reprinted version in Chinese with the official permission of the author Daniel Jost. Do not copy without permission.

Article Source: Daniel Jost. Campus Crossroa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gazine. January, 2010

康奈尔大学素以其令人窒息之美景称著。正如成千上万的T恤标语所宣称的:“伊萨卡(康奈尔所在地)无与伦比!”(Ithaca is Gorges!)。不过在我就学的那段日子,作为学校最重要的活动场所——Bailey礼堂的前广场还是个坑坑洼洼的停车场。

风景园林系的工作室阳台正对着停车场。四年里,我每天从此经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里不仅影响校容还很危险。场地位于三个学院之间的交叉路上,交通繁忙时,常有人车碰撞发生。

2001年,在我进入大学前,一直听有传言要将停车场改建为广场。教授们常用此作为实验课的一项作业。想必大量有关“Bailey礼堂”的设计方案如今都在全美各地校友家的阁楼上藏着吧。

“当Adleman看着我的作品时,我十分紧张。”Michael Van Valkenburgh说道,他的公司被邀请执笔广场的设计。Van Valkenburgh是康奈尔风景园林专业1973届的校友,而去年刚退休的Adleman是他当年的导师。

Michael Van Valkenburgh的MVVA设计师事务所(以下称MVVA)中标时,我正读大四,记得当时整个系都十分兴奋。有什么能比在工作室旁看到一位名人校友的作品更令人鼓舞的呢?

九月初,我回学校参观了新建成的广场,发现作品有许多亮点。这是校园内最挈领伊萨卡精神的景观项目。它运用学校设计课程中屡经讨论却从未使用的方法将原有场地杂乱无章的景素融合进作品。整个项目充满巧妙的细节设计。但作品也并非天衣无缝(正如一切景观工作室旁的作品),留下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Photo Credit: 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ssociates

Bailey礼堂广场是一个久经波折的工程,“我在康奈尔待了近22年,它一直在我们的计划当中。”John Ulberg说,他担任校园景观设计工作直至2005年退休。即便在礼堂整修计划确定时,其周围环境的改造也未明确。

最近以来,所有校园建设项目的资金都必须通过学校学术管理机构来筹备。这使道路和公共空间建设的资金筹款变得困难:除非有人指定捐赠某一项目,或得到校方管理层的支持。礼堂广场十分棘手,它身处众院系间的交叉路,各院教职员工都将车辆泊于此地。

这项工程得到了人文生态学院前院长Biddy Martin及前系主任Francille Firebaugh的支持。

作为系主任,Firebaugh时常走过那片空地,并对它的安全性问题十分了解。

Bailey礼堂整修工作开始时,旁边的停车场成为了工地,Firebaugh及学校另一位景观倡导者Ulberg把这次的礼堂整修当成毕生难逢的机会,是时候和这片乱糟糟的停车场说再见了。Firebaugh说“当礼堂整修工程接近尾声时,我告诉教务长‘如果想改进周边景观,那么现在时机正当”。最后,教务长同意在此项目投资450万美元,而Firebaugh作为教务处的代表被委任负责工程的设计与建设。

Photo Credit: 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ssociates

最初的争论集中在空间类型的确定上。是像一旁结合了草地和步道的农学院庭院那样,还是花园?亦或广场?“我们从委员会得到的看法是:校园内没有一处能进行户外演出的场地。”Van Valkenburgh说道。春季,也没有一处能搭建露台的地方,而此时,一旁的农学院庭园则满是泥泞。

众多问题集中在停车位及马路的预留上。化学实验室巨大的液态氮卡车从场地上经过,还有“大红谷仓(BIG RED BARN)”(广场对面一处历史悠久的餐厅)里为数众多的服务商。保留车道,意味着广场设施的削减。

Photo Credit: 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ssociates

Photo Credit: 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ssociates

维修用车及残障人士停车坪的去留同样需要考虑。公众言论普遍倾向于削减地面停车场及中心校区的停车库,这使得整个工程颇具争议。最后,约有50个教职工停车位让位于此项目。职工车辆将暂时停靠在农学院庭园的临时停车场,直到新车库完工。

虽然MVVA并未让学生加入设计团队,但它的设计师却使用了一些完成过该项目设计课的学生的设计分析。一位刚从康奈尔毕业的设计师从同学Craig Johnson那得到了一段场地上行人活动的视频。这是Johnson从风景园林系阳台上拍摄得到的。录像显示了学校人数最多的课程——心理学结束后,1400多人涌入停车场的景象,学生和教职工从不同方向穿过广场。设计必须顺应所有人以及他们的行动路线。

设计还需要将场地周围互不关联的建筑融合在一起。每座建筑风格上都有显著的不同,从混凝土外墙到黄色砖墙乃至红色木房子。通盘考虑所有限制性条件后,MVVA倾向于以硬质铺地为主的方案,以期与Bailey礼堂形成外观上的统一。

Photo Credit: 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ssociates

在康奈尔的风景园林设计课上,学生们常被要求对校园内或伊萨卡的其他地域进行设计。所以大学一年级之后,学生们大都对“参照自然”的观点感到厌倦。在设计实验课上,略显自豪地声称自己如何地参照自然,总被视为笑话。所以Van Valkenburgh起初反对这个方案,认为它过于平淡也就不足为奇了。最初Joel Shapiro的设计富于几何形式并有色彩丰富的雕塑。为了提高场地的使用率,MVVA计划在广场上建一火坑,以供学生们在寒冷阴霾的冬季里在此聚集。“我们向校方展示此方案,他们十分满意。”Van Valkenburgh说:“但之后他们都往纽约城去参观类似的项目了。”

参访中,Van Valkenburgh带他们去了泪珠公园,公园地处纽约市区一个很不起眼的位置。很少有项目既具有伊萨卡的优越地理位置,又能像泪珠公园一样的紧凑:自然气息的植被,造岩及冰墙。Van Valkenburgh将对儿时纽约城的记忆融入了公园的设计中。委员们参观后,自然印象深刻。几天后,他们要求MVVA参照泪珠公园对广场进行重新设计。

当时,Van Valkenburgh很不情愿地放弃已进行了八周的设计方案。但“重新审视先前的设计,我不禁害怕起来。”他说:“人们因为伊萨卡的自然风光而来此求学,而它却将使伊萨卡失去这种韵味。”

“当设计进行到交叉路时,我们看了那些反映场地行人运动路线的录像,”Van Valkenburgh说:“这就是路径设计的由来。”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像是程式化的循环图,不同色泽及抛光度的蓝色石材铺地遍布广场各个角落,分别指向不同的方向,用以突出行人穿过场地的路线。

“人们不太愿意呆在一个三面被道路包围的广场里。”他说。所以场地边缘密集地种上了树木,使得空间内有种围合感。柔和而又稠密的植被很自然地将四周形色各异的建筑屏闭在外。“它看起来像幅画”一位机械专业的大一新生Cliff Reynolds说,设计将通往周围各建筑的出入口用植栽框住,以突出Bailey礼堂。礼堂在Van Valkenburgh看来是广场内唯一适合举行庆典的建筑。“我们希望让Bailey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但从礼堂内向外看的景色又如何呢?“Bailey对面的建筑并不养眼。”Van Valkenburgh说:“我希望礼堂对面有东西与之相衬,而非把广场简单地闭合。”所以MVVA设计了一组岩层以突出这个部分。岩石从地面斜伸出来,晶莹的水珠幕帘自岩层断面倾滞而下,落入下方的水池里。从风景园林工作室阳台上就能听到柔和的水花飞溅声。喷泉设计参照泪珠公园全年都可使用,但校方维护人员担心流水结冰将使石头开裂,所以只在暖和的月份里开启。

Photo Credit: 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ssociates

开放空间的边缘,设计师安置了一组原木座椅。“他们受到了千禧公园里座椅的启发”Van Valkenburgh说。他们刚到那里的时候,看到由橙色褪至浅棕色的椅子与一旁Roberts礼堂的木头外墙十分相衬。三英尺宽的座椅让学生能坐能躺,种植床前的座椅与种植床有所间隔,方便人们自由选择自己的朝向。

遗憾的是,出于维护考虑,MVVA没有布置火炕。但是,在阴霾的冬季,暖色调的山茱萸Cornus sanguinea(美国俗名“隆冬之火”),红瑞木Cornus sericia(其美国俗名Baileyi与Bailey礼堂都是为了纪念美国园艺家Liberty Hyde Bailey),及波士顿白柳Salix alba为四周营造出缤纷的色彩。枝叶浓密的枫树挺立于灌木丛中,给空间以充分的围合感。若在城市,如此茂密的“树墙”大概会令人敬而远之,但在大学城里,没有人会介意。

即便在2007年竣工之前,工程也是风景园林系学生十分关注的议题。当最终方案公布时,6名研究生联名致信康奈尔校刊《CHRONICLE》提出质疑,他们想知道场地内最富生气的建筑“大红谷仓”餐厅为何没被纳进广场的设计中,当时他们并不了解校方为餐厅留出停车位的要求。“若所有车位被取消,整个项目会更加完美。”Van Valkenburgh说:“但这已是康奈尔很大的进步了,并且它为今后的类似变革开创了先例。”

Photo Credit: Lin Xue

Photo Credit: Lin Xue

场地的空旷无物亦是一个焦点。“场地了无一物,空旷地周边并没有诸如图书馆,餐厅,甚至咖啡馆之类实质性的空间,整个广场变得徒有艺术形式。”风景园林系教授Paula Horrigan说。还有一个问题是,礼堂只承担小部分的教学任务,虽然建筑本身是校内的重要场所,它更多地起到会议中心的功能,而非学生活动。它有时举办大型活动,但更多时候却是空的。虽然“延龄草(Trillium)”餐厅相距不到一条街,而“大红谷仓”就在广场的对面,大部分师生发现到这些餐馆用餐变近了许多。“大红谷仓”利用广场一角布置了露天座椅,而“延龄草”旁的草坡则是校内最受追捧的场所。午餐时间Bailey广场并不冷清——周三下午12:30,我计算了大约有18名学生在此逗留。长凳上并未满座,而“延龄草”旁的草地则能很容易地吸引三倍于此的学生。

Horrrigan认为广场应减少硬质铺装,或增加设施从而使其更具生气。那些致信校刊《CHRONICLE》的学生亦有同感。“广场中央过于空洞,”他们写道:“Van Valkenburgh过于强调行人路径而忽视了其自身的内涵。”

两个因素决定了广场开放空间的体量——校方对举行户外大型活动的兴趣,以及与Bailey体量协调的需要。设计公司的确投入了相当的精力于空间体量,“我们不希望它成为一块像波士顿市政厅广场那样的北风肆虐的不毛之地,”Van Valkenburgh说:“但同时,它又应有重要场所的气势。”为了对空间的面积有一感性认识,事务所在纽约联合广场北面尾部用绳子配合粉笔,划出了它的实际大小(当时联合广场是个完全开放的空间)。

Photo Credit: 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ssociates

问及对新广场的感受,Van Valkenburgh说:“如果一人呆在那里,你会觉得场地太大了。但课间时,那里则一点不嫌宽敞。”我也深有同感。课间时分,场地似乎十分吸引学生于此聚集,你会看到一群群学生遍布整个广场,而改建前的停车场则全然看不到这番景象。但是,在它空闲时,则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显得空旷,并且在一天的大多数时候都是空空如也。

为了进一步探究其原因,我走访了广场上10多位学生,他们对于广场受到的褒贬评论并不知情。问及他们对于场地的看法,正反观点兼而有之。“空旷的感觉让我很放松,”人文生态学院的大一学生Collin Suh说道,另一位食品科学二年级学生Claire Aucella也表示同意:“很宽敞舒适,”她特别强调:“我很喜欢从自己座位看到的景色。”

Photo Credit: smiles-of-karli@Flickr

其他学生则对场地缺乏荫蔽表示惋惜。“艳阳高照时,显得很难办,因为你找不到遮阳的地方。”艺术科学院的学生说。大二学生Maria Pittarelli认为广场光线太强以致她无法使用手提电脑。

一些学生发现了广场具有举办户外演出的潜力。“我一直想在这儿开个个人秀。”传媒专业研究生Megan说。“我们学校少有这么棒的户外场地。”Berley说,她曾看到舞蹈队在此进行纳新表演。风景园林系研究生Chris hardy确定有许多非正式会议在台阶上进行。他说相比日常使用,场地的功能性用途更为增色。

Photo Credit: almostsummersky@Flickr

一些活动在此搭建了露台,很多人仍记得Biddy院长的欢送会。一名应用工程物理的大三学生Patrick MacGregor说,今年夏天的校友会,学校餐饮部将在这里设三个吧台及两张自助餐桌。

我们对于这块场地的使用还不甚明确。当树木长成时,广场将更融入校园氛围,我们也将更进一步了解道路在高峰期对人们行动路线的影响。

“如果我还在学校,我将在风景园林系阳台上安一台长时录像机,将一切记录下来。”Ulberg说,对风景园林系100多名学生来说,这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对于康奈尔来说,所吸取的教训是,有必要简化校园景观改造的程序。“在我们最近的一个总体计划中,我们发展出一个无需校方赞助的程序。”校园规划师Mina Amundsen说。2008年秋季学校募款欠佳,导致没有工程使用上此程序。一旦经济好转,Amundsen说:“我希望新的景观工程不用再如此周折。”

附:

“我们从一开始就十分关注施工的细节”MVVA的一位风景园林师Steve Noone说。以下是Bailey广场细节方面的一些亮点。

铺地

“团队中有位石材专家,”Noone说:“我们需要19,000平方英尺的石材,而要找到这么多相同厚度的石材要花上几年时间,所以我们对不同的厚度进行分类。”石材厚度从3 1/4到4 3/4英寸不等,它们会被地上不同高度的垫层所抵消。

MVVA采用一种干燥混合材料做垫层(1份沙浆配比5份水泥)以及无沙胶合,取代了将石材铺置灰浆层,灌胶泥胶合的传统做法。新工艺既省钱又易于保养。干燥混合材料使雨水易于下渗进入土壤。

礼堂前铺设承重地基,以供来宾车辆依靠。在承重地基与普通地基接合部分,两种不同材质的石材依次从中部截断,让另一边的材料延伸过交界,使铺地有着延续的视觉感受。

所有的蓝色石材源于同一采石场,但经过不同处理。有的经过热处理,使得石材具有统一质地,另一些则相对粗糙。

蓝色石材并不产自当地,而是来自纽约州Binghamton以东40英里处的Delaware河,这种宾夕法尼亚蓝色石材十分坚硬。

众所周知,蓝石易在冬季受冻开裂,因此MVVA特别为学校在冬季的维护提出建议。“我建议他们使用氯化钙”Noone说:“较之氯化钠它不易融化。”他们还建议校方将积雪堆放在广场地势较低的地方。“这样你只用撒一次盐,而不会被融雪冲刷走。”

CU结构土分布在种植床周围的铺地材料下面,以利日后根系的发展。其范围延伸出种植床18英尺远。

喷泉/岩层

如同泪珠公园的冰墙,喷泉里的岩层是在纽约州采石场筑成,而后拆解装船运送至现场重新组装。事务所每周(有时每周两三次)到制作现场,确保加工不走形。

岩层用石材与铺地石材质地不同,Hamilton蓝石产自纽约州Albany,据Noone介绍,其强度与花岗岩相当。

校方很关心岩石顶部能否进行滑轮运动。所以,MVVA采用了外形不整的石头,并且岩层最低处较地面高出数英寸,滑板爱好者就不能用它来做活动坡道了。设计将最低处用植被遮掩了起来。

喷泉大部分时间干涸,以防其外表风化。

像泪珠公园一样,喷泉被设计成适合全年使用。但由于岩层向自身方向倾斜,校方担心其内积水会在冬天冻结导致石头开裂。因此,喷泉只在四月到十月间使用。

长凳

每张长凳以20英寸×20英寸冷杉木为原料。采用19%湿度下电磁干燥替代传统干燥,之后打磨至18英寸×18英寸,以消除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折皱变形,再拼接两木板使座椅足够宽大。

木板与钉在混凝土基座上的不锈钢椅腿相连,为防止木板腐烂,基座具排水性。

凳子未经高压处理,但经过防腐防蛀处理。替换木板易于获取,方便维护,并不含毒素。

排水

由于场地仅一英亩稍大点,根据纽约州环保署要求,我们必须规划暴雨防御措施。Noone说:“我们必须保证场内积水不超过20%”事实上,场内积水不会超过5%。

种植床下大约有三英尺深的土层,另有两英尺深的砂砾排水层以确保雨季排水。

设计对Bailey礼堂采用通常运用于田径场的毛细排水,毛细管3/4英寸大小,排水口占1/2英寸,下方用排水沟收集排水。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张理齐

张理齐,YouthLA志愿者中心翻译工作组成员

黄晓兰,YouthLA后台运作。

16 discussions
  1. jacklion says:

    看到后面,觉得表面越简洁,下面越复杂,只有下面复杂了,表面才能简洁。正是因为设计考虑了这么多铺装之下的细节,才让它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很喜欢。感谢分享。

  2. detectiveshi says:

    越来越喜欢这样简洁,却包含了深入的思考与细节的设计作品。感谢分享!

  3. zhujiang says:

    名副其实的广场,很有意思。
    后面“附”的那段话才是本文的核心。

  4. 李威 says:

    浪漫的广场铺装形式又具有导向作用,艺术和功能的完美结合。

  5. Helen says:

    喜欢,支持~~~
    托人买了一本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ssociates的作品集,偷着乐,呵呵~~~

  6. 刘蕾 says:

    翻译辛苦了~~谢谢

  7. jingyanxin says:

    哪位大侠知道那些“伪手绘”效果图是用什么软件做出来的~感觉不错

  8. 蓟门雪 says:

    谁在cornell啊?能告诉我他们的MLA侧重点吗?我看排名还行,但是有人说侧重考古(汗)这是怎么传出来的????

    • 钟惠城 says:

      历史与保护的确是该校的一个强项,因为景观考古学(Landscape Archaeology)是由Cornell的教授创立的。总的来说,Cornell有着很强烈的生态与人文情怀,是一所传统MLA program,对Landscape Urbanism有着强烈热爱的同学就不要选Cornell了。

  9. 钟幸花 says:

    那些细节处理真的非常棒。

  10. lily says:

    好详细的讲解过程。从改造前的使用状况,设计过程,设计后的使用情况,还特写了细节。风景园林新青年真不错,为我开辟了一处学习的新去处…

  11. Rain Cao says:

    不错~

  12. Hsandy says:

    this website is very nice,i love it !!

  13. lemon says:

    very grea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张理齐

张理齐,YouthLA志愿者中心翻译工作组成员

黄晓兰,YouthLA后台运作。

流浪汉 公园 Prof. Gesche Joost 迪士尼音乐厅 植物园 狼牙山 书评 冯纪忠 风景园林学 鹿特丹 钓鱼岛 客座教授 雨水 城市空间 批评 北京 巴塞罗那 种植装置 马萨诸塞大学 UMass 宋晔皓 何巧女 绿墙 瑠公圳 迪拜 游乐场 自杀 步行街 沙龙 多伦多 西安世园会 预制混凝土 纪念性景观 风景区 讲座 文化景观 护栏 机场 深圳前海 Malden 9.11 禅意 跨学科教育 地域性景观 职业实践 永昌河 挪威 摄影 铺装 合作 散步道 喷泉 生态 Prof. Jürgen Weidinger 清华 布鲁克林 枯山水 朱育帆 美国 Gesche Joost 展览 龙安寺 城市景观 哈佛 原子城 现代主义 长椅 Juergen Weidinger Julius Fabos BIM 便携 视频 自然文化资源 国家公园 三倾园 新西兰 华南 2012IFLA亚太区会议 岭南园林 旅游 北欧 垃圾 参数化设计 清华同衡学术周 购物中心 鹈鹕湾 公共交通 Peter Walker 北角公园 Mader ASLA学生奖 历史理论 2013北京园博会 玛莎·施瓦茨 技术 万科 James Corner 非言述性和默会性知识 区域园林 反思 加州花园 就业 灾后 自然观 商业建筑 英国 布鲁克林大桥 野生动物廊道 公共花园 方塔园 加拿大 设景 Greenway 捷得国际 风景园林月 法国 理论 数字化 矶琦新 张乔松 纽约 Waterboxx 可持续化 水景 纵向耕作 logo 铁路 什刹海 会议 联谊 志愿者 银泉市 Silver Spring Xeritown IFLA Vista Hermosa 雨洪管理 牛雄 建筑 苗木 地砖 环境效应 西班牙 盆景园 苏州古典园林 维吉尼亚理工大学 日本设计 开放空间 MLA Prof. Nigel Cross 儿童 广场 留学 朱胜萱 铺地 工程 城乡 ASLA Stoss Landscape Urbanism 中央公园 意识形态 毛细水 低能耗 LEPC 贝聿铭 幻觉 Ron Henderson 几何 教育 人居环境 调查问卷 新加坡 盐湖城 韩炳越 图解 视觉文化 风景园林 希望小学 哈普林 halprin 珊瑚礁 种植 安友丰 台湾 Brownfield 沥青 绿色设计 园博会 成范永 水文 景观都市主义 设计未来城市 设计展 保研 GSD 城市建设 檀馨 张唐景观 康奈尔大学 棕地 考研 广州市绿化公司 绿道 墨西哥 创业 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nd Associates 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 新青年读老经典 日本 竞赛 香港 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 植物 海平面上升 河流 碳补偿林 滨水 香格里拉植物园 王劲韬 博士 华盛顿 西方建筑 天津大学 经典 佛罗里达 空气污染 雕塑公园 Dr. Rosan Chow 古根海姆博物馆 可持续城市 马晓暐 Jack Ahern 迪士尼 Disney 数字景观 托滕堡公园 翻译 青海 安藤忠雄 太阳能 泰山 Ruggeri 行业 湿地 历史 卡尔维诺 2012IFLA IGA 居住区 上海 南湖中央公园 Media Ship 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 学习方法 设计竞赛 Diana Balmori 骑行 世博 LAM 辰山植物园 王欣 洪盈玉 数字图解 公益 托马斯·丘奇 教学元素 风景园林新青年,就在你身边 五角大楼 ARC 美术馆 场所 SWA 弗吉尼亚大学 UVa AGER 可持续 如园 城市雨水 布法罗河湾散步道 水盒子 实验 钢笔画 土人景观 城市 宾夕法尼亚大学 Prof. Loidl-Reisch 地震 德国 德国市民花园 绿色屋顶 空间 裁员 RTD 碛口古镇 低收入住宅 马克 TAMU 韩国 树屋 buffalo 禅修 普渡大学 年报 LIM 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 鸟类 TOPOS 洛阳 Prof. Wolfgang Jonas 维格兰 手绘 政治 毕业设计 Hans Joachim Mader 夏成钢 新年 论坛 Vertical Greening Systems 保护 沃夫岗·哈勃 Kingston University 绿色基础设施 罗马奖 国际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 纪念碑 首尔 休斯顿探索公园 俞昌斌 SANAA 经验 欧洲 证书 WEST8 住宅花园 孟兆祯 雪铁龙公园 环境 NITA 校园 设计研究 Gleisdreieck 北林 北川 伊利诺伊大学 UIUC 交通节点 陈俊愉 雕塑 概念方案 教学 庭院 多样性 LABash 枡野俊明 老人 人文 刘秀晨 京津冀 花园 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