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研究”系列访谈——访Nigel Cross教授

by Jun 24, 2011
by 风景园林新青年 Jun 24, 2011

编者按:为了介绍“设计研究”(Design Research)的学术动态,促进风景园林学设计理论的发展,“风景园林新青年”联合《风景园林》学刊对“设计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邮件访谈,在访谈中针对“设计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问题,根据各位专家各自的学术特长进行了针对性的交流。希望通过这些访谈的成果,我们能够向读者介绍“设计研究”的概念,并逐渐推动“设计研究”尤其是“通过设计的研究”(Research through Design)在风景园林学领域内的发展。

本文系“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联合刊出

Nigel Cross教授是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versity)设计研究名誉教授。他从1960年代就开始从事设计研究和设计教育,在建筑和工业设计方面有丰富的学术和实践经验。在英国开放大学他的教学工作主要针对本科生的设计和技术。他的研究成果集中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方法论和设计认识论等领域。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是设计认知以及通过产品理论原型和其他研究分析设计师的认知行为和能力。

Prof. Nigel Cross

如何定义设计师式的认知方法?

设计行为中存在着内在的认知、思考和行动方式。在富有经验的设计师身上,它们仿佛是“本能”地展现出来,但是实际上它们是通过教育和训练被传授和培养起来的。设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厘清并强调这些设计师式的认知方式。

设计师式的认知方法与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有怎样的区别?

将设计与科学和人文进行比较是一种虽然粗糙,但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对设计思维进行阐释。对这三种“文化”的教育都由一下三个方面构成:

  1. 传播有关于某一现象研究的知识
  2. 培训适宜的求知方法
  3. 形成观念体系和文化价值

如果我们在这三个方面分别对科学、人文和设计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设计意味着什么,它有什么特殊性。

1. 每种文化下研究的现象

  • 科学:自然世界
  • 人文:人类经验
  • 设计:人工世界

2. 每种文化下适宜的方法:

  • 科学:受控的试验,分类,分析
  • 人文:类推,比喻,批评,评价
  • 设计:建模,图式化,综合

3. 每种文化的价值:

  • 科学:客观、理性、中立,而且关注“真实”
  • 人文:主观、想象、承诺,而且关注“公正”
  • 设计:实用、独创、共情 ,而且关注“适宜”

在大多数情况下,科学与人文的对比(如主观对客观,实验对类推)相对于在设计中树立相关的比较概念要容易。这也许是一种迹象说明在我们的语言和概念中缺乏设计这种“第三类文化”,而不是承认其自身并不真实存在。但是我们仍然面临一种需求,要我们更清晰地阐述作为“设计师式的”而非“科学的”或“艺术的”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说明确设计师式思维方法的具体特点非常重要?

正如其他科学和艺术中的知识文化,集中于知识的基础形式对于科学家和艺术家来说非常特别,我们必须集中于“设计师式”的感知、思维和行动。设计师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设计师式的思维方式从来都在相当程度上被大多数教育领域所忽视,甚至是高等教育。设计方法作为一个学科,相对于设计作为一门科学或一门艺术,企图发展的是覆盖所有设计领域的设计理论途径。这个学科的基础公理就是,独立于不同的设计实践专业领域,设计师的意识和能力中,存在着特有的知识形式。

五本推荐书籍:

(都与理解设计师式认知过程相关)

  • N. Cross, Designerly Ways of Knowing, Birkhauser, Basle, Switzerland.
  • N. Cross, Design Thinking, Berg, Oxford, UK (to be published April 2011).
  • B. Lawson, Design in Mind, Architectural Press, Oxford, UK.
  • B. Lawson and K. Dorst, Design Expertise, Architectural Press, Oxford, UK.
  • K. Dorst, Understanding Design, BIS Publishers,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best wishes,
Professor Nigel Cross

 

Nigel Cross is Emeritus Professor of Design Studies. With academic and practical backgrounds in architecture and industrial design, he has been engaged in design research and design education since the nineteen-sixties. His Open University teaching was mainly on undergraduate level courses in design and technology. His research has been in computer-aided design, design methodology and design epistemology. His principal research interest is in design cognition, analysing the cognitive activities and abilities of designers, through protocol and other studies.

How to define “designerly way of knowing”?

These are the ways of knowing and thinking and acting that are inherent in designing. They may appear to be ‘intuitive’ processes to experienced designers, but they are actually learned and developed through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design research is to clarify and articulate these designerly ways of knowing.

How different is the designerly way of thinking from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artistic thinking?

Contrasting design with the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is a useful, if crude, way of beginning to be more articulate about design thinking. Education in any of these ‘cultures’ entails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1. 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about a phenomenon of study
  2. a training in the appropriate methods of enquiry
  3. an initiation into the belief systems and values of the culture

If we contrast the sciences, the humanities, and design under each of these three aspects, we may become clearer about what we mean by design, and what is particular to it.

1. The phenomenon of study in each culture:

  • in the sciences: the natural world
  • in the humanities: human experience
  • in design: the artificial world

2. The appropriate methods in each culture:

  • in the sciences: controlled experiment, classification, analysis
  • in the humanities: analogy, metaphor, criticism, evaluation
  • in design: modelling, pattern-formation, synthesis

3. The values of each culture:

  • in the sciences: objectivity, rationality, neutrality, and a concern for ‘truth’
  • in the humanities: subjectivity, imagination, commitment, and a concern for ‘justice’
  • in design: practicality, ingenuity, empathy, and a concern for ‘appropriateness’

In most cases, it is easier to contrast the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e.g. objectivity versus subjectivity, experiment versus analogy) than it is to identify the relevant comparable concepts in design. This is perhaps an indication of the paucity of our language and concepts in the ‘third culture’ of design, rather than any acknowledgement that it does not really exist in its own right. But we are still faced with the need to be more articulate about what it means to be ‘designerly’ rather than to be ‘scientific’ or ‘artistic’

Why is it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specific feature of designerly way of thinking?

Just as the other intellectual cultures in the sciences and the arts concentrate on the underlying forms of knowledge peculiar to the scientist or the artist, so we must concentrate on the ‘designerly’ ways of knowing, thinking and acting. The way designers approach and solve problems is an overlooked field. Designerly ways of thinking have been fairly neglected by most areas of education, even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approach to design as a discipline, rather than design as a science or an art, seeks to develop approaches to a theory of design across all fields of design. The underlying axiom of this discipline is that there are forms of knowledge peculiar to the awareness and ability of a designer, independent of the different professional domains of design practice.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风景园林新青年

风景园林新青年

4 discussions
  1. 王欣 says:

    好是好,可惜刚开了个头就没了。
    这几本书国内很难看到啊,Designerly Ways of Knowing只能在GOOGEL上看前25页,
    设计方法论,或者研究方法之类的课程,很想在研究生中开出,
    可惜没有合适的老师和教材。

    • jacklion says:

      这是系列访谈中的一个。 我请了好几位专家。每人从自己的领域谈几个比较基础的问题。然后几个人的合起来看就会把设计研究的概念、意义、方法都涉及到。这样的话大家对这个话题的一些基本概念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些书籍我们可以慢慢引进。因为设计研究本身在欧洲也是个比较新的话题,一些成果陆陆续续在近年才出现。所以我们还有时间跟上脚步不断引进一些新的内容。

    • Amelie says:

      Designerly Ways of Knowing已经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中,预计年内上架。翻译完成后,诚邀试读!

    • 程生 says:

      Designerly Ways of Knowing 这本书现在有翻译过来的了,叫做设计师式认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新青年

风景园林新青年

生态 居住区 西方建筑 西安世园会 教学 LABash 何巧女 学习方法 马克 LAM 欧洲 韩炳越 Media Ship logo 步行街 流浪汉 世博 摄影 北角公园 俞昌斌 加拿大 纵向耕作 Gleisdreieck WEST8 湿地 加州花园 珊瑚礁 保护 商业建筑 鸟类 树屋 纪念碑 图解 年会 空间 迪拜 日本设计 低能耗 迪士尼 Disney 华盛顿 城市空间 棕地 钢笔画 调查问卷 维吉尼亚理工大学 野生动物廊道 Stoss Landscape Urbanism 地震 Prof. Loidl-Reisch 鹈鹕湾 布鲁克林大桥 托滕堡公园 土人景观 翻译 区域园林 空气污染 数字景观 便携 教学元素 古根海姆博物馆 西班牙 2013北京园博会 美国 原子城 城乡 瑠公圳 水盒子 TAMU 历史理论 多样性 风景园林 苗木 绿墙 休斯顿探索公园 绿色基础设施 文化景观 广场 手绘 年报 河流 国家公园 伊利诺伊大学 UIUC 五角大楼 SWA 希望小学 风景园林新青年,就在你身边 法国 园博会 迪士尼音乐厅 客座教授 风景园林月 Brownfield 罗马奖 矶琦新 禅意 刘秀晨 Vertical Greening Systems Juergen Weidinger 会议 NITA 辰山植物园 铁路 长椅 张乔松 中央公园 ASLA 绿道 京津冀 意识形态 Xeritown 水景 喷泉 建筑 住宅花园 泰山 托马斯·丘奇 Malden 铺装 成范永 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nd Associates 布法罗河湾散步道 ARC Prof. Gesche Joost 香港 几何 Julius Fabos 机场 工程 旅游 RTD 参数化设计 展览 美术馆 雨洪管理 种植装置 经验 苏州古典园林 南湖中央公园 德国市民花园 证书 种植 公园 狼牙山 铺地 王劲韬 北林 宾夕法尼亚大学 TOPOS 雨水 碳补偿林 儿童 环境效应 Kingston University 毕业设计 英国 Peter Walker 岭南园林 设计展 安友丰 低收入住宅 Prof. Nigel Cross 新西兰 玛莎·施瓦茨 韩国 清华 太阳能 雪铁龙公园 人文 公益 沥青 维格兰 布鲁克林 陈俊愉 Ron Henderson 盆景园 鹿特丹 垃圾 AGER 理论 教育 设景 王欣 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 Prof. Wolfgang Jonas 历史 实验 庭院 购物中心 Greenway 檀馨 哈普林 halprin GSD Mader 弗吉尼亚大学 UVa 留学 朱胜萱 贝聿铭 批评 Waterboxx 合作 志愿者 银泉市 Silver Spring 政治 北川 行业 沃夫岗·哈勃 Hans Joachim Mader 可持续城市 校园 绿色设计 人居环境 视频 卡尔维诺 台湾 冯纪忠 经典 国际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 可持续化 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 公共花园 新加坡 就业 IGA 纽约 跨学科教育 牛雄 方塔园 裁员 保研 永昌河 预制混凝土 风景区 James Corner 洛阳 数字图解 MLA 朱育帆 钓鱼岛 香格里拉植物园 城市 墨西哥 视觉文化 IFLA 概念方案 环境 骑行 碛口古镇 设计未来城市 宋晔皓 张唐景观 设计竞赛 枡野俊明 上海 植物 公共交通 非言述性和默会性知识 2012IFLA 天津大学 考研 花园 龙安寺 开放空间 禅修 老人 马萨诸塞大学 UMass 青海 Jack Ahern 日本 联谊 马晓暐 2012IFLA亚太区会议 广州市绿化公司 Dr. Rosan Chow 场所 数字化 清华同衡学术周 夏成钢 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 自然观 德国 景观都市主义 海平面上升 枯山水 雕塑 可持续 雕塑公园 反思 地砖 毛细水 游乐场 Diana Balmori 首尔 职业实践 康奈尔大学 护栏 城市雨水 设计研究 深圳前海 挪威 什刹海 自杀 创业 新青年读老经典 buffalo Vista Hermosa 安藤忠雄 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 灾后 Ruggeri 滨水 洪盈玉 讲座 北欧 巴塞罗那 现代主义 捷得国际 新年 BIM 城市景观 散步道 孟兆祯 书评 LEPC SANAA 植物园 沙龙 Prof. Jürgen Weidinger 华南 城市建设 哈佛 佛罗里达 万科 多伦多 地域性景观 9.11 水文 幻觉 如园 三倾园 Gesche Joost 风景园林学 ASLA学生奖 竞赛 纪念性景观 绿色屋顶 普渡大学 技术 博士 盐湖城 LIM 自然文化资源 北京 交通节点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