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浅论中国传统园林“借景”理法之时间要素

薛晓飞
XUE Xiao-fei

摘要:中国传统园林理景手法中具有鲜明的时间追求,借时间而生之景,会令人常看常新,百看而不厌。对时间要素的“季相”、“时相”、“气象”三方面进行了研究,藉以阐述“时间要素”在传统园林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借景;时间要素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资助项目:中国园林博物馆展陈系统和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 (No.Z121100000312043)

Abstract: Time pursuing is the key conten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 If time element is used in the scenery of the garden, the scenery can be very beautiful and never be out-of-dat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ree aspects of time element: “season”, “phase” and “weather”, and explains the application of “time” in traditional gardens.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 View Borrowing; Time Element

Foundation item: Project (No.Z121100000312043) supported by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Project: the Museum of Chinese Gardens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System and Relate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当全球化的浪潮扑面而来之际,所有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都普遍遭遇过的问题在中国获得了最为充分的演绎:一方面,在历史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并自立于世界园林艺术之林的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一些设计师的眼中成为“过时文化”。而在西方以发达的科技和经济为依托的园林流派面前,把“西化”等同于“现代化”,片面追求时尚和新奇形式。另一方面,以静止的眼光看待传统特色,把继承传统特色等同于“复古”。应该说这些现象,其关键在于对我国传统园林艺术背后的设计理论缺乏了解。本文正是针对这一情况,在前辈们工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献及实例的分析和整理,浅论中国传统园林“借景”理法之时间要素,以此来进一步揭示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法的内涵和特色。

在中国传统园林名著《园冶》里,专门辟有一个章节来论述“借景”。 孟兆祯先生将“借景”释义拓展为“借宜造景”及“借因造景”,“具体而言就是因借用地之‘宜’或‘因’来创造情景交融的园林风景。”[1]魏士衡先生认为“所谓借景,不仅指借园外之景,实际上指的是在一个园林里上下左右、远近高低,一年四季可以欣赏到什么样的景色,以及精神上的感受和如何欣赏。”[2]

“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切要四时,何关八宅。”《园冶》中“切要四时”的相关论述贯穿全文,园说篇“纳千顷汪洋,收四时之烂缦”、“一湾仅于消夏,百亩岂为藏春”、“凉亭浮白,冰调竹树风生”、“暖阁偎红,雪煮炉铛涛沸”、“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泣泪”、“晓风杨柳,若翻蛮女之纤腰”、“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扰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水”⋯⋯。[3]到借景篇“片片飞花,丝丝眠柳”、“红衣新浴,碧玉轻敲”、“醉颜几阵丹枫”、“梧叶忽惊秋落”、“冉冉天香,悠悠桂子”、“木叶萧萧”⋯⋯。文中所述,从时间来看既包括了一年之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又有一天之中的朝、夕、昼、夜的推移,以及与时节相关气象因素。从景物的形式美来看,这些时间要素虽然是客观中普遍存在的,但是又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借此而生之景,伴随时间而变化,多包含诗情、画意,灵动、精妙的视觉感受是山水画所不能企及的园林景象,会令人常看常新,百看而不厌。

本文论述的“借景”理法中与时间有关的理景要素,内容可以分为以下3类:四时的无尽演替,“这种时序的变化,园林上称‘季相’变化;一天之中的朝、暮变化,称‘时相’;阴、晴、风、雨、霜、雪、烟、云的变化,称‘气象’变化”[4]。

(未完待续)

05 专题 (8)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4第3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