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中国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后工业滨水码头区的景观重生策略探讨——以后工业国家的改造项目为例

吴丹子/WUDan-zi
刘京一/LIUJing-yi
张霖霏/ZHANGLin-fei

摘要:后工业滨水码头区因占据了城市中的优越地位,是现代景观更新中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通过对世界范围内25个工业码头案例的深入分析,探讨这些项目的主导方式、投入资金、后期收益、改造契机、用途和模式,并研究其中的内在关系。探索后工业滨水码头区的景观重生策略在地域特征、功能混合、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公众参与及学科合作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对正处于工业转型期的中国以及未来将要面对的后工业遗存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风景园林;后工业景观;城市公共空间;滨水码头;景观重生

Abstract: Occupying superior positions of the city’s waterfront area, post-industrial wharf area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urban public spaces in the contemporary landscape renewal.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25 industrial wharf cases around the worl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ominant way of redevelopment, investment, profits, the reasons of transformation, the uses and operation modes after transformation, and the interrelation of these factors. This paper also looks further into the valu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ost-industrial wharf area develop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multi-functions, urban public space system,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ubjects and other aspects. For the industry transition taking place in today’s China,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to the post- industrial problem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 urban public space; wharf; landscape revival

当后工业景观与城市公共空间相碰撞,滨水码头一带是其中最重要的产物。早期社会,陆路运输的交通工具和设施条件不够发达,重工业的巨型物资主要依靠船舶运输。因此,作为船舶停靠和水上运输的枢纽,工业滨水码头区在工业城市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工业崛起,滨水码头区带动沿河沿海城市蓬勃发展,港口码头数量及规模迅速扩增,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顶峰状态。随后,西方城市历经信息化冲击、工业转型、经济动荡和城市内陆基础设施发展及后工业时代来临等一系列社会变革,工业港口码头随之衰落,许多被废弃和闲置。这些被废弃的基地,都具有紧邻城市、占地面积庞大、密布废弃工业建筑和不易完整拆除的特点。而正因为滨水码头占据了城市最有利的区位和大尺度的空间遗留,遂成为构筑城市公共空间的最优选区域。

当今中国,虽处于扩大内需和外贸的时期,但由于沿海地区不断新建和扩增大型港口码头,一些中小型内河码头因为地域局限和缺乏经济效益而被废弃[1]。当重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而衰落,这些大型港口码头也将会有部分被打上后工业的标签,中国未来势必要面临改造大批废弃工业码头的挑战。对以工业革命标榜的西方国家的后工业滨水码头区改造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既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今工业场地规划,也是对工业环境的风景园林化的一种探索。

1 具有代表性的后工业滨水码头项目研究

后工业滨水码头区的公共空间重生项目一直是各国工业城市转型的重点项目,因为工业城市的码头占据着较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具有较高的再开发价值[2]。抽取世界各国25个具有代表性的后工业滨水码头项目案例进行研究,提取建设时期、改造契机、投入、收益、改造后用途及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等方面因素,进行差异比对,如表1所示,尝试寻求出其中蕴藏的逻辑关系,并以此归纳后工业滨水码头项目的公共空间重生策略。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后工业滨水码头改造,因不同的城市文化、改造契机、改造用途和场地差异,呈现出的滨水码头景观各具特色。这其中,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营建在推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介入时期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项目的改造契机多种多样,但却与资金投入和景观呈现诸多关联。改造后的场地状态关系到收益的辐射范围,改造模式及蕴含的景观价值是项目运作中重要的产物。

1.1 景观主导与城市规划主导

早期的后工业滨水码头改造项目尺度较大,从几十到几千公顷不等,多以城市规划为主导,在构建整个区域的交通系统和功能布局后,引入建筑师和工程师建设商业、办公和住宅楼,以商住带动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形成具有活力的城市聚居地。比如汉堡港口项目,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居住、商业、办公和文化休闲混合的城市综合体(图1)。在制定了完整的城市规划指导方案后,首先以工程手段对区域进行防洪处理,奠定了港口新城的雏形,再以公共交通为先导,利用划分出的弹性小地块限定建筑的开发形式,与此同时构建城市公共空间[3]。

图1 汉堡港口项目总体规划(引自http://www.hafencity.com/de/konzepte/die-basis-der-hafencity-entwicklung-der-masterplan.html)

图1 汉堡港口项目总体规划(引自http://www.hafencity.com/de/konzepte/die-basis-der-hafencity-entwicklung-der-masterplan.html)

后期部分项目受场地局限和景观都市主义影响,将景观作为理解和介入当代城市的媒介,整个项目推动以景观为主导。风景园林师在地块规划初期介入,以景观作为框架规划这一区域,使得城市公共空间更具有连续性和流动感。构建与自然紧密联系的景观基础设施生态系统,用生态和景观的手段塑造具有生态性、休闲性的滨水景观空间,维持滨水区的生态多样性。利用优质的人居环境,带动这一地区的经济振兴,乃至社会振兴。纽约哈德逊河公园是一个以绿色开放空间模式为主导,更新开发城市滨水工业地带典型案例,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穿越众多街区与地标建筑,把曼哈顿岛西侧的城市开放空间连成了绿色的整体[4]。

1.2 改造契机与投入比例

改造契机在后工业项目中显得尤为重要,是这一地区转变的推动力。滨水区环境优越,是第三产业发展的理想平台。因此滨水码头的改造绝大多数借助产业结构转型的契机,进行滨水公共空间的开发,吸引周边商业投资。而这类转型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投资模式以政府和投资商共同开发为主,由政府牵头,吸引多方投资,既使得政府的财政压力减小,也使得投资商的投资更有保证。美国和德国的一些案例充分证明了这类模式下的城市港口改造项目能够取得多方利益的最大化。相反,其他模式下的项目则比较失败。如悉尼达令港这种以打造城市新形象为目的的港口复兴项目,政府单方面投入超过20亿澳元,虽然改造效果备受民众喜爱,但其财政压力着实不小,整个项目进度缓慢。还有如伦敦的可奈利码头区案例,这项庞大的港区开发曾一度陷入严重的财政灾难,其最大的错误在于开发完全由市场所驾驭,脱离了规划的控制[5]。

1.3 改造后用途与收益

后工业码头的改造,因尺度、周围环境及服务辐射范围有所区别,其改造后用途不尽相同。即使单一改造为滨水公园,其景观效益也绝不止是为了营造休闲娱乐场所。其带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显而易见的。后工业滨水码头区开发成多功能组合的绿色公共空间,不仅能改善这一地带的生态环境,有益周边市民的身心健康以及邻里社交活动,同时可带动商业、办公、文化、旅游、住宅等多用途混合的城市用地的建设,促进金融投资和周边房地产升值,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亲水单元,举办大型国际活动等。当然这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比如房地产的升值会影响到一部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公平,岗位的扩增也可能加剧本地交通和基础设施的负担。正如斯科特·坎贝尔提及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经济以及社会公平三者之间的平衡,为了在“可持续性三角”的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尽可能平衡三者之间的冲突[6](图2)。

图2 可持续发展框架(根据http://www.sustainablesites.org绘制)

图2 可持续发展框架(根据http://www.sustainablesites.org绘制)

1.4 景观改造模式

场地上的工业遗存是各后工业滨水码头区项目的共同因素,如何对待或处理是不同改造模式的重要区别所在。大尺度滨水码头区改造在规划初期有2种选择,一类如早期的悉尼达令港和纽约的巴特利公园城等,以区域重建、公园开发为主,对工业遗迹的保留较少;另一类如伦敦道克兰码头区、澳大利亚的萨利文海湾,对工业格局进行保留,仓库类建筑进行改造,在原有格局基础之上,构筑城市公共空间。而近期的各类小尺度码头公园项目,无一例外地选择让城市公共空间保留工业遗迹,将硬质化的工业元素与软质景观结合,让人们感受工业滨水地带的历史兴衰。

2 后工业滨水码头区的景观重生策略

2.1 地域特征与多功能混合

人们之所以会被滨水码头所吸引,是因为滨水码头拥有粗糙而坚韧的质感、超强的实用性和海上工业特质,然而这些特质在当代滨水区域的再开发中往往被消磨。因而设计者们正努力找寻一种文化可持续的设计方式,这使营造地域特征成为近年来更新改造项目的一个重要方法。与国内传统的修旧如旧、大拆大建相比,后工业景观的地域特征再塑,是融景观建设、生态恢复及经济重建为一体,不仅保留了区域特有的工业景观特征,同时赋予其新的内容,将原有的工业废弃环境改造成为一种良性发展的动态生态系统[7]。面对工业码头上的诸多“遗迹”,保留其中的一部分废旧构筑物是维持地域特征的常用手段,既减少拆除工程的施工量,使得原有材料再利用,又可营造具有工业标志与历史记忆的城市公共空间。

多功能混合空间的设计伴随着废旧场所的再造以及废旧构筑物的再利用,是后工业滨水码头项目的又一大特色。既符合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高效利用,动静结合,满足不同年龄人群的需求,又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比如未来承办一些大型城市活动。

位于新西兰奥克兰的杰里科港是一个部分废弃的工业码头,这里曾建有水泥厂,也是海港渔业的码头。设计师主张将被遗弃的工业和海上场地转换成一个多层次、多用途的区域,同时保留住后工业的品质与记忆。港口的多用途开发目前只进行到第一阶段,完成了3.7hm2的北码头长廊和筒仓公园的建设。杰里科港用途广泛,包括运输大型工业集装箱、提供渡轮服务以及捕鱼业。这次设计恢复了这些海滨活动,并使之成为公共领域的体验中心。海港边缘区域——北码头长廊现在成了公共交流场所,从这里可以看到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充满活力的露天就餐空间,以及各种工业海滨元素充斥其中。比邻的筒仓公园位于之前水泥仓库的位置,在拆迁之初,就特别指定将部分大筒仓保留,以减少拆除和爆破量。现在这个筒仓成为了多层公共空间的多重规划的焦点,形成了一系列的混合用途:休憩空间、活动空间、青年人专区、工业区域以及闲置区域。设计中有2个引人注目的重手笔——门架和水楼梯。门架采用钢材,重新构建了活动空间的结构、观景台、凉亭以及活动的框架;水楼梯采用可回收利用的预制混凝土部件,之前这些部件用于储存制造材料[8]。

2.2 串联城市公共空间系统

对于具有长水岸线和密集工业码头遗址的滨海城市,其设计策略不应仅停留在单一滨水码头的景观改造上,而应尽可能地串联起多个区域,形成覆盖面更广、服务人群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尤其对长期处于环境恶化的工业城市,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构建,可以增强城市活力、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城市空间密度,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过程,强调景观阶段性的介入,保持阶段的完整和动态的整体。

美国纽约市水域面积超过400km2,并拥有着长达930km的水岸线资源。曾经繁荣的工业港口运作因为美国工业发展水平渐入后工业时代而荒废,庞大的工业建筑群年久失修。200年来的工业发展彻底摧毁了哈德逊河和东河的自然岸线,形成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废弃场地。20世纪60年代,纽约市开始了滨水工业地带的修复工作。1981年在联邦沿海区域法案(CoastalZoneManagement,CZM)的指导下,纽约州通过了滨水地区复兴及海岸资源法案(LocalWaterfrontRevitalizationProgram,LWRP),法案中包括44条关于滨水地区的政策并且为市政当局提供了基于当地实际情况的滨水地区复兴计划[9]。这一法案,带动了一系列滨水工业地带修复项目,其中包括哈德逊河东岸一带——由码头用地转化为优雅的城市花园的曼哈顿巴特利公园城以及绵延8km长的哈德逊河公园,以可持续性、与水的多元互动性以及“后工业性”为特征的布鲁克林大桥公园,和长岛地区西皇后区西部的河滨开发项目——纽约第一个完全根植工业历史的甘特里广场州立公园与新落成的猎人角南滨公园。这些工业滨水码头项目与城市其他公园共同形成了纽约市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为纽约市中心河流沿岸设置了绿色生态边界(图3)。

图3 纽约市中心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作者绘)

图3 纽约市中心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作者绘)

2.3 多尺度的公众参与和学科合作

城市公共空间最终服务于周边城市民众,多尺度参与式设计将民众的参与化延展至整个项目过程。通过参与,从构思初期,项目实施,到后期运营,社区民众的意识和愿望得到体现。同时,一个优秀的团队也格外重要,多学科交织促使项目从方案初期就考虑到未来施工及后期经营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从生态、文化、经济等方面全面复兴该区域。

西雅图滨水区的形成过程是一部工业、航运和交通的发展史。这里汇聚了派克市场、水族馆、先锋广场、贝尔镇、奥林匹克雕塑公园、体育馆、科尔曼码头、西雅图港、大型起重机、商船、游艇、铁路线以及阿拉斯加高架桥。繁忙与复杂的中心滨水区境况,使得多年来所有组成区域日渐分立和冲突。西雅图滨海项目提供了一个重新规划改造旧的滨水工业区,建造全新城市公共空间的绝好机会。景观设计由詹姆斯·科纳事务所(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主持,并带领由工程师、生态学家、设计师和艺术顾问、平面和标识设计师、建筑师及交通顾问组成的团队与投资者一起展开了滨水区的全景设计。西雅图的普通民众通过民主程序参与了项目分析与规划的每一个细节,甚至包括选择设计团队。为了让广大社区民众参与决策,设计团队举行各类大众会议、发布简报通知、探讨合作并举办了50多个组织机构共同参加的圆桌会议。与此同时,还成立了网站waterfrontseattle.org方便民众获取项目信息,更好地参与西雅图滨水区结合城市规模、社区规模和滨水区规模3个层次的规划和设计[10]。

3 启示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贝尔(DanielBell)在1974年《后工业社会的来临》(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一书中,对人类社会做出阶段性划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11]。以美国为例,根据克拉克的经济产业模型(Clark’s Sector Model,图4),美国在1922年开始出现逆工业化,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后持续稳定增长,20世纪80年代步入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所说的以信息技术为主、以服务为基础的后工业时代。而依据中国的经济产业模型(图5),在2008年左右第三产业首次超过其他两大产业,仍处于工业时代的后期。中国的城市正如若干年前的西方城市一样,正处于工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未来的若干年,很有可能迅速步入后工业时代,大量废弃工业码头会散落在沿海城市。中国过去的几十年经历了大拆大建,城市面貌发生巨大的改变,这样的改变带来的是地域特色的彻底丧失。西方国家后工业的改造之路探索了60余年,经历了很多思考和实践,对地域文化的阐述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具有相当多的探索和经验,这对中国未来改造之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图4 克拉克经济产业模型(美国,引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Postindustrial)

图4 克拉克经济产业模型(美国,引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Postindustrial)

图5 中国经济产业模型(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5 中国经济产业模型(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参考文献:

[1]黄杰.沿海港口吞吐量与国民经济关系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1.

[2]张晋石.城市旧港区更新中的开放空间设计[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上册).2010:425-427.

[3]周挺,张兴国.汉堡港口新城建设中的更新改造策略[J].新建筑,2010(5):84-87.

[4]姚朋.纽约滨水工业地带更新中的开放空间实践与启示:以哈德逊河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4(2):96-99.

[5]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城市规划,2011(7):41-46.

[6] Campbell S. Green Cities, Growing Cities, Just Cities? Urban Planning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 1996, 62(3): 296-312.

[7]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16-24.

[8] North Wharf Promenade by Taylor CullityLethlean and Wraight + Associates[EB/OL]. (2012-09-05) [2014-05-27]. http://www.landezine.com/index. php/2012/09/north-wharf-promenade-by-taylor- cullity-lethlean/.

[9] Chapter12(Waterfront Revitalization Program) of Coney Island Rezoning[EB/OL].[2014-06-10]. http://www.nyc.gov.

[10] Waterfront Seattle[EB/OL]. (2013-10-01) [2014- 05-29]. http://www.asla.org/2013awards/501.html. [11] Daniel B.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M]. New York: Harper Colophon Books, 1974.

作者简介:

吴丹子/1988年生/女/北京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北京100083)

刘京一/1989年生/男/江苏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北京100083)

张霖霏/1987年生/女/北京人/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风景园林硕士/德国GTL景观设计事务所设计师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中国园林》2014第9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