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中国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主编心语

西方社会的特点之一是始终保持着创新的态势,创新的先锋是提出新理念,有了能够打响的新理念一般就保证了它可以打遍天下,成为全球化的一员干将。依我看,这种路数保证了创新,却不一定保证正确。可惜很多人把二者混为一谈,以为创新就是对的,一些比较审慎的人虽然不相信创新就好,会先审视一下其理念如何,但也会以为新理念的方向正确就保证了创新的正确。

果真如此吗?让我们拿出一个例子剖析一下。

城市对雨水的态度,除了下雨时吸水,需要时释放2类,还有一类是当城市土地已经水饱和但还在继续下雨时,要保证城市不被水淹(当然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和需要提出具体指标)和保证必需保护的城市植被(如大树、古树、名木和重要的群落)的生存。

在思考人类对地球影响后果的问题时,负责的人提出了“低影响开发”(LID) 的理念,其核心思想是人类的活动最好能保持场地的基本特性不变,这样就可以把人类对大气、水体、上下游等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总体上维护地球的生态条件,实现人类对环境的友好。应该说,这是一个能够综合平衡人类利益和地球生态平衡的好建议。

在西方特别是美澳地区,城市绿地可以达到城市用地的2/3 左右,城市人均用地是我国的2 倍左右的条件下,将这个原则应用到城市,可以基本解决雨洪问题,因为雨水污染的浓度较小,单位面积绿地的雨洪径流负荷增加不大。

在我国城市绿地很少的条件下,让少量绿地去负荷整个城市用地的原生态作用,只是一种幻想。简单说,如果城市只有1/3 的绿地,原则上就只能维系原城市用地1/3左右的生态作用( 当然可以通过优秀的城市规划设计和绿地管理来合理地提高其效益)。30% 左右的绿地去负担100% 的径流,意味着绿地土壤中要多留2倍的雨水,这些雨水的污染浓度也要增加2 倍,那么很多本地植物可能就承受不了,所谓“提倡本地植物”又成了一句空话。

被人为破坏的自然,应该由人为措施去解决,不应靠加重自然的负担来解决。这种思想,可称之为人类环境保护的“自作自受”原则。以城市土地的雨水贮藏作用为例,要想保持城市建成前后周边大地域雨水分配的状况基本不变,那些硬化地面的雨水洁净和下渗问题主要应该用人工措施解决,而不是像现在一些人坐在屋子里狂想出来的全都让城市绿地去解决,甚至提出“城市绿地一律下降20cm”这样的害国害民的“提议”。别的不说,我们知道中国现有的城市绿地负荷已经非常沉重:改善气候,优化大气,保护水质,居民游憩,市民健身,老人儿童,美化景观,旅游经营,文物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些作用都被抛到了何处?特别是绿地负担着城市重要的防灾功能,我们知道大震之后几乎必有大雨,如果我们城市的绿地皆成了泽国,让我们的避灾群众到哪里去?救灾活动还如何进行?

归根结底,中国共产党一贯提倡的“实事求是”传统才是真正的科学之道。面对一时非常时髦的“雨水花园”,北京市明确提出“市政道路初期雨水绝对不能在绿地内利用”,就是很好的例子,详见本期《北京推进集雨型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一文。

对于全国都在关注的“海绵城市”课题,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情况多变,其难度和复杂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王磐岩副院长勇敢地承担起组织本期主题的重担。有着党中央的关怀和领导,相信中国城市的雨洪处理一定能沿着实事求是的道路很快达到世界的前列。

王绍增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中国园林》2015第6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