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世博轴

Landscape Design of Expo Axis

项目简介: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轴及地下综合体工程(简称世博轴),位于世博园区浦东核心区内。地上、地下各二层,局部地下三层。建筑南北长1 045m,东西宽为地下99.5m-110.5m,地上80m,建筑面积25.1hm2。

世博期间,世博轴在作为园区主入口和交通主轴,贯穿南北,功能上联系主出入口、地铁站和四大主场馆及其他馆区,满足大量人流安全、舒适地从地上地下出入园区,以及等候、安检、票检、休憩餐饮和分流进入各场馆的需要。2010年世博会浦东园区主入口的标志性建筑——世博轴,是“一轴四馆”永久性场馆中的主轴线,连接3个地铁站,世博期间主要功能是参观者由地上、地下空间进入园区的主入口和主通道;世博会后,世博轴作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将与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世博演艺中心构成上海未来以国际商贸、文化、科技交流为特色的第3个市级中心。

世博轴总平面图

设计感悟:

作为一个以交通功能为主,兼顾商业、休闲服务的地上地下综合体,世博轴空间开敞流动,建筑与空间尺度雄伟,设计理念上力求展现结构和材料自身真实的美感,完全不能按照一般的土建、室内装修、室外景观来进行区分。世博轴项目从方案直至最后的竣工,历时将近4年,这中间,设计师们尝试着通过在理性与感性,光与影,有序与无序,开放与封闭,阳刚与阴柔等等对立面中寻找到和谐与交融。

世博轴纵向由南北纵贯园区主入口和浦江沿岸庆典广场,同时也与浦西产生对景,延续了纵向的景观视线。世博轴作为联系四大场馆的重要轴线,其横向空间更为通透开敞,身处世博轴,位于两侧的四大场馆以及园区其他重要建筑和景观一览无遗。尤其是坐落于轴线东侧的中国馆,在世博轴设计过程中,仔细推敲了轴与其他景观视线关系,将世博轴飘逸轻盈的形态与“东方之冠”相得益彰。

作为世博园区的主入口,世博轴主入口广场承担着重要的交通功能。地面入口广场将近1hm2的大尺度空间提供人群等候与会聚。规整的方形乔木阵列与建筑本身自由、张扬的形态形成对比。广场上小尺度树岛的设计,供人群休憩、留影。入口广场的圆形开洞空间结合瀑布设计,约15m宽的瀑布直泻入地下二层的主入口,使地上地下空间发生联系。风景园林师克里斯托弗·吉鲁特(Christophe GIROT)在1996年《开敞空间》一书中曾写道,“必须总要保留一个能够深刻的改变心情和思绪的地方”。整个地下二层入口大厅开敞、通透,作为轨道交通站与世博轴的连接口,给人由“收”到“放”的空间感受,阳光的洒入、瀑布的水声与清水混凝土柱廊的秩序感使人放松。

位于世博轴另一端——北广场是联系浦江世博轴庆典广场和浦西景观轴线的重要节点,把人们由跌水台地慢慢引向黄浦江岸的开敞空间,即由“收”到“放”的又一景观体会。北广场标高介于路面与10m平台之间,设计采用了大旋转坡道和两条直线坡道,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将地下一层、地面层与平台层的空间融为一体。当人漫步在旋转坡道时,可近距离的感受阳光谷园林与建筑内部空间。

阳光谷造型优雅而富有张力,6个阳光谷内的园林设计将象征人与自然关系的6种元素融入景观中,并通过不同的伸展姿态和方位在世博轴中起着标识场所的作用。阳光谷内外用变化的木材、岩石、金属等特色抽象元素组成完整的景观意向体系,引发参观者对人与自然、技术的思索。置身阳光谷内,却是身在室外空间;置身谷外,则身在世博轴室内。室内外界限的颠覆,将建筑与自然浑然结合。

绿坡是世博轴景观的重要组成。世博轴东、西两侧的大块面绿坡各向内侧斜坡至地下一层,主要以大面积草地为主,配以线形的低矮灌木、草花装饰。绿坡的设计不仅加强了世博轴的纵向轴线感,也将阳光、空气、人流引入地下空间,真正打破了室内、室外的概念。地面层与地下一层由绿坡衔接,使人群在地下层感受到阳光、绿意。沿绿坡设计的木座椅与台地的层次都体现了细节的人性化。整个绿坡错落的地形也为上海这个平原城市增添一份独特的体验。在长约1km的两侧草坡中,靠近廊桥节点,7座不同园林主题的袖珍公园错落分布在绿地与地下空间之间。公园的几何形态好似建筑室内空间与绿坡室外空间的张力的咬合与融入,不仅提供了人性化尺度的休憩空间,而且通过不同主题、色彩、材质和雕塑起到引导人流和标识作用。

在植物配置方面,世博轴主入口广场及世博轴两侧,原设计种植大型规整的女贞,树冠培育成扁矩形的乔木,南北面宽,形成规整的秩序感;东西面窄,且树距较大,不影响地下空间引入阳光与空气。绿坡、小广场、建筑开放空间内都以低矮灌木与乡土草地草花为主。

世博轴长1km,宽80m,是超尺度的建筑体。世博轴园林设计与建筑格调一致,大量使用的是清图06 水混凝土构建、钢板花坛包边,绿坡的几何式切割简洁有力,这些与建筑的下拉索节点、钢结构阳光谷、清水混凝土柱等构成了大尺度上的雄伟乐章。作为城市园林元素的一部分,人性化尺度下,绿树掩映亲切宜人的小花坛,设计曲线丰富色彩艳丽的袖珍公园,木材的使用展现出柔和的一面。

中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为中国举办的世博会设计景观,我们也力图遵循中国古典造园大师的理想。中国古典园林如同文人画中的山水,是心灵意向通过山水景观向外的投射。构想是“草”(Draft)的,由心到物的投射过程是艰辛也是充满变化和趣味的,是具体细节的实现过程,拥有完美的细节,可以使最终的作品比最初的构想更加美妙。遗憾的是有一些细节,最后没有得以实现。比如广场与世博轴两侧的种植箱树的构想,比如园林中大量设计的钢板、清水混凝土细部。由于目前国内的园林绿化产业还有待完善,产品的选择受到较大限制,这还是一个让人满怀期待的领域。

袖珍公园细部

项目位置:2010上海世博园区
项目面积:约13.2hm2
项目业主: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德国SBA公司(SBA GmbH)
合作设计: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设计人员:李宏、Bianca NITSCH、Catherin FISCHER、Reinhardt BRAUN、张雷、戚毅君
项目施工:上海建工集团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施工支持:荷兰NITA设计集团
设计时间:2006.05—2008.12
建成时间:2009.12
图片来源:德国SBA提供 (SBA Gmbh)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0第2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