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景观与生活

Landscape for Living

编者按:在“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哲学大树上,景观与生活犹如相互呼应的两枝,彼此影响,共同生长。直至今天,生活日新月异,景观的外延也大大扩展,应该如何审看两者之间的联系,评价其作用。本刊特组织了此次讨论,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们以自由、生动、非专业化的笔调多角度、多层面的对此话题作出解析与阐述。

景观与生活

王向荣

王向荣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主持设计师

要论及景观与生活的关联,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到底什么是景观。不同的人对景观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行业或学科对景观也会有不同的定义。我认为景观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含义。广义的景观指一切可见的事物;而我们的学科所涉及的景观多指狭义的景观,它是地球上天然形成的地表物(自然景观)以及附加在这些地表物上的人类活动的遗存(人类景观)的总和。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人类景观的设计和建造的原因都仅仅是为了人类自身能够更好地生活。人们修建房屋,耕种土地,建造村落和城镇,建造庙宇、宫殿、园林、陵墓,兴修水利等等行为改变了自然原貌,形成了人工与自然景观的叠加。这些人类为了获取食物、获得栖所、祈求神灵、尊崇祖先、避灾防灾或者是享受等目的而产生的景观,都是源于改善自身生活的需要。可以说,景观的本质就是生活,它是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生活的载体,也反映了特定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从来都是景观设计发展与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为了自己的生活不断地消耗自然资源,创造为人类服务的景观。只是在近几十年来,人们才意识到,只有自然界中所有的物种都能和谐地共存,人类才能可持续地生存。无论是在自然景观中还是在人类景观中,都会有生灵的介入与栖息,这些生灵,包括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就是景观的一部分。每种生灵都有自己的生活,因此,在景观的创造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还要把其他生物的生活考虑在内。这一思想也是风景园林学科在20世纪最重要的发展之一。

尽管当今世界上许多学科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世界能更美好和更和谐,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风景园林学科在综合地解决各种生命之间的生存矛盾,协调这些生命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和有效的角色。因为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保护和管理自然景观,保护各种生物所特有的生存环境,并为人类和其他的生物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景观设计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优美的风景,而是让我们自己,也让同样具有生命的其他生物更好地生活。从这一点上看,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就是生活的规划和设计,涉及到人和其他物种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景观的实践也完全能承担起这一重任,一个优秀项目的实施往往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也为其他生物建立良好的栖息场所,从而形成人与各种生物及自然界之间和谐共存的关系。

风景园林创造持续美好生活

高翅

高翅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

人诚然是“万物之灵”, 但是作为自然的产物,却又和其他生命体处于同一生物圈,分享着日月星辰和山川水土等自然的一切。人是自然的组成之一,人类不仅从大自然获取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物质需求,也从自然获得精神慰籍和心灵感悟。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风景园林一直被视为人类生活的理想境界,甚至依此构想各种“天国”的生活,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都不约而同的为其信众描绘了一座堪称美丽园林的理想天国。培根所言很有代表意义:“全能的上帝率先培植了一个花园,的确,它是一切乐事中最纯洁的,它能愉悦人的精神。没有它,宫殿和建筑物不过是粗陋的手工制品而已”。理想是有现实基础的,这个现实基础就是古往今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美好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风景园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驻法国使馆武官弗农*沃尔特斯在巴黎的大街上看到一片片瓦砾、废墟,很担心地问时任美国驻巴黎办事处主任哈里曼:“你看他们能重建家园吗?”“能,他们能做到”。“什么东西使你这样肯定呢?”沃尔特斯问。“你看见他们的地下室里的桌子上放着什么东西吗?”“放着一盆花”。“对!”哈里曼很有信心地说道:“任何一个民族,当他们处在这样一个凄惨的境地,还能想到在桌上摆设一些花,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还有“小萝卜头”,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放飞一只蝴蝶,是他童真稚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生活会有诸多解释和理解,就其词源,汉语的“生活”二字可谓道出了其本真。生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本义为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说文》)。而“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更是对生的深刻揭示。“活”之本义为流水声。原来生活就是自然,自然的生活就是一种美的存在。

生活如若概括起来无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风景园林作为一种创造美好人类生活境域、解决问题的社会艺术,应更加关注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分成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风景园林为实现这些需求提供了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一方面人在美好环境中会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另一方面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更能体悟到存在于生活和环境中的真善美。环境与人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辩证的客观存在。精神生活的需求离不开风景园林,风景园林也因此成为文化体验和转变的媒介,有时是以其物质形式的连续性实现文化的保存。但是,文化重在体验和感悟,简单的套用舞台、装饰、装置艺术甚至于美容化妆艺术手法,是否有利于增强对文化的理解呢?至少“作秀”不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生活中的不同群体和个体差异古来有之,但人生而享有平等权利和公权力,平等享用风景园林不应例外,因此,风景园林从宏观到微观的规划设计都应体现这种权益的公平,绿色基础设施提供的应该是均等的社会服务机会。

生活是一种存在,而人不只是一个“理性的存在”(亚里士多德),也不能只是“理性的动物”,有着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在美好而又自然的环境中,回归本能的释放的可能性就会越大,风景园林理当创设这样的情境使劳作的人们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有发现本真的“我”的机会,释放现代性(Modernity)所带来的压力。

生活总是与地域性和时代性相伴而具有变化,古今中外以及族群之分别因此显而易见,由此是否可以逻辑的推论无论什么主义,风景园林应是对土地和生于斯地的人的一种友好回应,而非一味的猎奇和风景园林师个人的某种情感的宣泄。

生活离不开空间,风景园林为人之所用,空间以人及其行为为基本维度当属情理之中。因为风景园林的审美活动需要审美主体在真实的审美客体中完成。空间里的人未见过“千人一面”者,那么风景园林中同为生命体的植物密集种植不断地挨刀修剪以求千树万树一面,虽可美其名为赋予自然某种艺术形式,那么对生命的尊重是否仅限于人类?风景园林之美在于其自然的生生不息,“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从人类走出“森林”到生命的终结,无不与风景园林相荣,可持续的风景园林是人类文明进步、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高的重要标志,更加持续美好的生活有赖于自然和文化意义上双重可持续的风景园林。

所以风景园林工作者应为风骨峻峭之人,努力创造和管护触景生情之境,以目不窥园的精神致力于人类的诗意栖居,则瑶林琼树成也,仅以此与同人共勉!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0第2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