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概念 现象 诠释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中的思维与概念
The Thinking and Concept of Kevin Lynch’s The Image Of The City

李梦一欣

LI Meng-yi-xin

摘要:文章以人思维中的“概念”为起点,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通过“概念”表达思维的真实性,展现作者思辨的研究过程;从人的实际经验出发,利用现象而非言语演示概念,并与复杂的现实世界建立密切的联系;通过意象传达概念,在完成整个认知过程的同时达到与读者交流的目的;采用层层概念分步诠释,最终完成复杂概念的推演过程。同时在本文研究过程中明确了理性、真实的言语在“演示”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意象;评论

Abstract: Start with the concept of people’s thinking, the article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to interpret Kevin Lynch’s The Image Of The City. It expresses the authenticity of thinking by concept and shows author’s speculatio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people, the author uses phenomenon rather than words to demonstrate the concept and establishes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complicated real world. He attempts to convey concepts through images, communicate with readers in the progress of accomplishing cognition and deduces the complicated concepts. This article also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rational and real words in the process of demonstration.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 Image of the City; Review

1960年,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被公认为城市意象研究的里程碑,40多年来其重要的理论成果一直深深影响着各国设计师、心理学家以及地理学家。他所倡导的感知的研究方法早已被人们广泛应用,如今人们依旧着力关注和分析书中的基本原理,这使得对凯文-林奇的理解仍停留在最初阶段。

从研究方法上看,凯文-林奇以人在环境中的直观感知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研究,运用真实、朴素的言语向读者逐步揭示其研究概念。从对思维自身的认知(即“我思”)上,凯文-林奇充分显现了意识本身并从中证明了他演示概念的能力。因此当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城市意象》时,会发现凯文-林奇不仅将思维与概念真实地联接在一起,而且将一个复杂的研究过程通过概念体系逐步推演出来,同时运用他所提出的“感知的研究方法”与读者进行交流,从而让人们更容易理解他的研究内容和说话方式。

1 概念-研究中思维的显现及导向真实的过程

如何外显思维?即显现人所能看到的思维,这时我们会提及“概念”。概念是显现人思维的载体,它包括对象和语言符号。由于人对感知进行思维是以概念作为起点,因此它成为感知对象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载体。

凯文-林奇在书的导言部分没有一开始就阐述概念,而是引发人们对其所研究问题的关注。他以不同角度描述研究中即将涉及的方方面面——“城市如同建筑,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研究它们通常需要联系周围的环境、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以及先前的经验”;“在城市中每一个感官都会产生反应,综合之后就成为印象”。这些话语使文章在开头部分就显得头绪颇多,让人们看到作者很强的话语能力,但主要是让人们介入对问题复杂性的理解和推断之中。总之,是要给人以这样的提示:城市中清晰或可感知的环境印象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接下来凯文-林奇依旧没有直导“城市意象”这一概念,他从“人的直觉中能否找到秩序”这一预先设定的课题入手研究城市环境,通过提出“可读性”、“营造意象”、“结构与个性”、“可意象性”这些过渡概念,逐步解释所设定的课题是否可行、是否值得研究。最终,通过论证他提出这一研究有相对正确的可能性,继而确定了对“城市意象”这一问题的继续探索。

上述一系列过渡概念的解释过程,也是作者显现其思维存在并导向真实的研究过程。然而这种显现思维的方式,既是思辨的过程也是思辨的结果。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拿出来告诉别人,从而证明它是真实的,凯文-林奇就是力图把他完整、真实的思维过程演示出来。

以物质环境的“可读性”为例,凯文-林奇指出它对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让人们认定这一概念对研究来说也十分必要。首先,作者从现代城市中很少有人完全迷路指出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印象,接着便归纳“自古以来,感知并构造我们的周围环境十分必要,这种意象对于个体来说,无论在实践上还是情感上都非常重要”,并进一步说“一个整体生动的物质环境形成的清晰的印象能够给人带来安全感的同时,也扩展了人经验的潜在深度和强度”,最后指出“尽管在一个形象混乱的现代城市是可能的,但如果是在一个生动的环境中,同样的日常活动必定会有崭新的意义”。从这些方面来看,他的研究有充分的客观基础,且具有一定说服力。

然而在显示研究具备说服力方面,凯文-林奇不只着力从正面直接论述,他还主观地指出别人的反对意见:“也许有人会对物质环境可读性的重要意义提出异议”。表面上看,他似乎给自己设定了这样的难题,然而正是考虑到人们会有这样的疑问,作者才用这种迂回的表达方式给以适当解释,不仅表明了自己坚持的立场,而且思维显得较全面,理论的可信度反而更高了。

同时针对作者的思辨过程,在引论中他就对自己及自己的研究有过这样的描述:“这项研究作为一种初步探索,提出了全新的概念,文中的语调多是推测性的,有时甚至可能有点不负责任,既是实验性质的,又很独断”。这就是凯文-林奇展现出的自我反思意识,即文中所提不全为真理,在研究中他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也有一定的反思。同时也是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这种大胆而初步的探索提出质疑,而他所做的只是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让人们去评价。通过这种反复评价、反复论证的过程,才能与人们普遍的感官经验产生真实、可靠的联系,真理之光才得以显现。

2 现象-关注研究中的演示方法

阅读时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时不太理解作者语言真正的含义,尤其是概念比较抽象,且无法直接与人们的实际经验产生联系时,这样的问题就更加明显。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语言作为一种演示概念的方法有其局限性。毫无根据且夸张的话语会使概念变得肤浅、虚假,甚至成为谎言。在某些理由或动机的驱使下,概念变得名不副实,完全失去了真实性,这是语言作为演示方法的最大弊端,也是人们最不忍看到的极端现象。其二,语言具有“说不清”的特点,也就是其不可传达性,这种情况发生在话语同人们所认识的对象不能产生对应关系时。此时如果单凭语言本身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必然会产生障碍。因此,语言作为概念最终呈现出的形式,有一定说服力,但它不是唯一载体。如果单靠语言不能导向真实,那么就要通过其他方法进行“演示”。

“演示”有多种不同方式,凯文-林奇也在阐释概念的过程中有所展现。首先最直观也是最容易被人理解的是图像演示,包括大量实景照片和各种分析图。不难看出,这种方法在书中应用较多,例如在论述“三个城市”的案例中。通过形象演示这种明显、有效的方法,作者力图将问题简化,针对研究的实验主体进行演示,并诸多排除主观问题。

另一种“演示”方式凯文-林奇也多次运用,简单来说就是将研究理论与具体物象相联系,然后进一步解释。虽然看起来这并不是什么高超的手段,但却是我们在观摩作者话语时值得关注的表达方法。

林奇希望通过实例分析和类比的方法帮助读者建立一些简单、直接而真实的联系。他的行文中经常使用这样的话语,“我们可以引用……的实例来证明这一观点”、“我们经常听说一些有关……”、“比如……”、“举一个更通俗的例子”、“类似的离我们生活更近一点的例子”、“正如……所说”,这些简短的语句很明显是作者在给予提示。当然,这些通俗的话语并不难理解,但却因为与读者的理解相通而变的真实可信。这就好比一个个寓言故事所起到的作用,它将人们拉进许多与经验相关的场景,在“体验”中人们自然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进一步说,凯文-林奇从人们的真实感受出发,或通过日常生活中大众的直观感受,或通过一系列形象生动的类比,或通过人们普遍认知的现象,将自己的思想与直觉经验建立联系,向思辨认识的直观过渡,引导读者产生真实的认识。同时在叙述和诠释的过程中,把不易理解的概念转向一个个具体的、可见可感的物象,呈现在人们眼前。生动鲜活的例子与所解释的对象相契合,不只是通过空洞的语言和拼凑的道理来解释问题。引用凯文-林奇的观点也可以这样解释,它们是“观察者和被观察事物之间的双向过程作用的结果”,“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

例如作者为了解释“人组织并辨认环境的本领”就运用了类比的演示方法。利用人与运动生命辨认环境的道理相通,列举燕鸥极地迁徙的辨向能力指出“这其中不太可能存在什么神秘的‘本能’,而是由外部环境不断造成的感官刺激综合形成的。这种本领也是自由运动的生命能够生存的最根本有效的条件”,通过这番解释暗指其辨认环境的本领相同,将论述范围由动物扩展到人。由于作者所描述的现象和直观经验相联系,因此道理不再空洞,“辨向”这种感知在此成为突破口。

附录A中提到客观世界“物质形式的作用”也影响了人们对复杂环境的感知和印象。其中列举了更通俗的例子:鸟群迁徙时根据地形特征运动,蝗虫群通常也会根据风向保持一致方向。用人们熟知的鸟群来进一步解释“景观会因为形状的怪异而吸引人们的注意”。为了避免赘述,此处并没有像上面那样明确将人与动物进行类比说明问题,反而省去了一些显而易见的解释性话语,直接搬出例子,简单明了,便于人们理解。

从上述例子中大体可以看出作者在“演示”时的话语能力,大多数情况下作者直接对概念进一步诠释,根本不用太多过渡性的提示语言。对人们比较熟知的问题也往往罗列现象,不再补充,这样更显连贯、直接。

还有一些演示方法运用得并不突出,只是隐含作者说话的逻辑,细读才有所体会。那些看似“闲话”的语句,实际上是另有目的的,作者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自己的想法。例如在解释“环境意象最初的功能是允许某些有目的的运动”时具体列举了许多凭借印象与经验迁徙、航行的故事,随后反过来说“在今天,这种技能似乎并不重要,但假如一个人脑部受伤,失去了辨认周围环境的能力,我们就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事物”。这个似乎不重要的问题在脑部受伤这个特别的例子中显然成为了一种必要情况,同时指出正常的人脑能够毫不困难地识别物体,将意象组织成相互关联的系统,那么人在城市中有目的的活动才不会失去方向,因此“意象在实用性和感情上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3 诠释-研究中使用的概念系统

作者在演示过程中是有逻辑、有联系的逐步进行的,对概念的诠释也是分层次展开的。整体上来看就“能否从人的直觉中找到秩序”这一假设问题开始,理论过程逐步发展,众多过渡概念支持解释。类似于树木的分支系统,主干似核心概念贯穿,枝杈细分如各级概念,树叶就是作者通过“演示”所作的解释。凯文-林奇在全书的第三章做出结论,提出核心概念,并展示现象,进行诠释,即通过“核心概念——现象——诠释”这样的逻辑进行分析和论述。核心概念和各个过渡概念之间形成了概念梯次,通过现象的串接说明核心概念,并通过演示系统对概念进行诠释,由此便形成了文章的整个概念系统。

凯文-林奇在组织整个概念系统时,从不泛泛而论或只是简单罗列,其论述部分与最终所导向的目标,即核心概念都存在着必然联系。

比如对“道路”这一城市印象中的物质形态进行研究时,作者转述了一位受访者的感受来说明“道路”这一元素的重要性,接下来提出了一些具体概念来表达“特定的道路可以通过许多方法变成重要的意象特征”。首先,主要的交通线成为重要且关键的印象特征。在这一概念中还说明了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当交通线路中存在一些障碍时,结构反而会变得清晰,阻碍会在概念上成为主导。第二,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会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以波士顿的华盛顿大街为突出例子具体解释,进而引出人们对接触的功能活动量的变化十分敏感。第三,典型的空间特性能够强化特定道路的印象,而强烈的对比关系使人们感受强烈并成为识别的标志之一。第四,特殊的立面特征对形成道路特征的重要作用,即作者考虑到影响道路特征的界面因素,比如洛杉矶街道的地面纹理作用和联邦大道上的种植等。第五,靠近城市中有特色的部分也会增加其重要性。通过这些都足以证明“道路的重要性”这一核心概念。

不仅如此,作者还论述了其他方面以期对核心概念进行解释。比如道路的结构原因,连续性和方向性等等,环环相扣,都与核心概念紧密联接。在阐释的过程中,让人们看到这一问题的多个方面,同时告诉读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不简单。

总之,凯文-林奇希望通过这样的论述让人们看到主观感受的全面性。思维无处不在,主观也无处不在,然而面对种种主观性,作者要告诉人们的是思维的全面性。同时在研究中忽略个体的差异来研究和阐释问题,创造大多数人能达到共识的群体意象是一个假设性研究逐步展开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何俊花,曹伟.可意象的城市——解读《城市意象》[J].中外建筑,2009,(7):48-50.

[2] 顾朝林,宋国臣.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设计,2001,25(3):70-77.

[3] 金秋野.理念与谎言[J].建筑师,2009,(137):96-100.

[4] (美)凯文-林奇,方益萍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李梦一欣/1984年生/女/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生(北京 100083)

Biography:

LI Meng-yi-xin, born in 1984, is studying her master program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a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1第2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