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论语

从梁思成到吴良镛的成就与无奈

徐伟(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欣闻我们的前辈同行,著名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在日前举办的2011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也是长久以来,建筑规划学这一门非传统意义上的经典学科第一次因为个人的成就而受到如此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认同,可喜可贺。

可以看到,吴先生长期以来致力推动人居环境科学,倡导城乡和谐发展的举措,深深影响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行为。这是一门探索研究人类生存活动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研究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生物圈联系的科学和艺术;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

在国内,吴先生是最早将城市与建筑理论体系化的学者之一,他较早树立了建筑城市一体化发展的认识观。但更让我们觉得窘迫的是,作为梁思成先生的学生和同事,吴良镛尽管一生反对古城大拆大建,却难阻止梁林故居被“维修性拆除”, 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对“菊儿胡同改造”尽管做出了保护与开发平衡的有效探索,却再无后继效仿者出现;人居环境学的研究成就,尽管能得到国家科技奖的高度肯定,却依然经常为广大城市管理和建设者所漠视,原因何在?

(未完待续)

风景园林之于生态文明的价值体现

付彦荣(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近年来,我见到过不少关于风景园林与生态文明关系的表述,比如风景园林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抓手,风景园林是生态文明的体现,风景园林是生态文明的内容等。但是,直到近日听过一次关于生态文明的讲座之后,才令我对二者的关系作进一步的思考。

2010年出版的《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2009-2010》给风景园林的定义是:保护、规划、设计和可持续地管理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应用型学科和行业。它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和艺术手段来保护、利用和再造自然,创造功能健全、生态友好、景观优美、文化丰富、具有防灾避险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从而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满足人对自然的需要,并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查阅有关“生态文明”的资料得知,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明形态。作为一种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也有着实体、精神、行为等若干层面的特征和要求。

(未完待续)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2第2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