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绿道”为生态文明领航

Greenway: Steering Eco-civilization

仇保兴
QIU Bao-xing

“绿道”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如何更好地来认识和推广它?先行国家的经验表明,“绿道”的规划建设,能够促进可持续的发展。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城镇化与机动化同步推进的情形,这将带来城市蔓延、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方面的危机。在这样的情形下如何坚守净土?这就需要创造应对的措施,探求一种人人喜闻乐见的绿色交通新模式,“绿道”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1“绿道”建设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首先,“绿道”有利于生态环保。它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特别能大幅降低当前非常棘手的PM2.5污染浓度。如果说城市中有更多的人利用“绿道”,减少汽车的出行,就可以把PM2.5降低到很低的程度。我国城市自行车出行曾经达到80%甚至90%,为什么现在降到20%都不到呢?因为许多骑自行车的人认为跟着汽车后面骑行,在呼吸汽车废气的环境之下不利于人体健康。这是导致绿色出行降低的核心问题。而绿道正是避开机动车道的新绿色通道,是恢复自行车骑行乐趣和益处的新途经(图01)。

此外,“绿道”还能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现代城市正在遭遇越来越严重的热岛效应。因为我国城市形态都是高密度的,每平方公里约为1万人,容易引发热岛效应。以北京为例,2001年,热岛效应导致最高温与最低温的温差达到了8℃,使用大量的空调反而会加剧中心区的热岛效应,形成恶性循环。“绿道”建设将破解热岛效应问题,能够大幅度降低建筑对人居环境的破坏(图02)。

第二,“绿道”有利于增进民众健康。现在中国“三高”的攀升速度居世界前列,有的城市高达1/4的人都患有“三高”等慢性疾病。如果通过提供便捷而又赏心悦目的“绿道”来使人们能到一个身心放松的绿色空间健身、交流、郊游、散心,能够在紧张的都市生活与宽松安静的乡村之间找到一处心灵与身体都得到恢复的地方,这就是“绿道”促进健康的功能。现在城市中有许多健身房和昂贵的高尔夫俱乐部,但这些中心和俱乐部不对低收入者开放,而“绿道”是人人能够用得起的,它是一种老少皆宜、贫富平等的公共健身设施,一种社会公平的载体,甚至越是贫穷的人,越可以更多地利用“绿道”(图03-04)。

第三,“绿道”有利于保护和利用文化自然遗产。“绿道”将文化自然遗产、生态保护区、公园绿地等串起来、联起来、围起来。“串”,“联”,“围”,就是对当地的景点、文化自然遗产以及其他不可再生资源恰如其分的、有效的保护形式,而且使这些景点的服务功能大大扩散,使这些平常藏在深山、躲在乡下的资源可进、可观、可游、可学,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于城市现代化的均衡互补作用。在城镇化一往无前的进程中,坚守住这些宝贵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意义重大。这些资源的价值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会不断地增值,有了这样的认识就可以提高人们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以前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等不可再生资源采取严防死守,但还是抵挡不了破坏。只有把这些资源让人民群众时时刻刻关注,时时刻刻利用的时候,才会有效地发挥好群众的监督和社会的监督。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可游、可进的设施,那些对公共开放程度最大、公众能够无成本进入的文物古迹,比那些荒野深山的文物更易保存的原因。这就是民众的力量,也是通过民众的普遍监管,使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得到低成本的利用。通过一种让人民群众可游、可看的方式达到资源高级利用开发的目的,从而取代传统开山炸石等低级的破坏性开发模式(图05)。

第四,“绿道”有利于创造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绿道”建设,带动了乡村游、景点游、生态游、健身游。事实证明,凡是“绿道”沿线的农家乐收入都比其它地区农户的收入高很多,这不仅增进了城市民众的幸福,而且福及乡村民众。通过“绿道”这座桥梁,那些城里人看不到的、梦寐以求的乡村生活和景色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对我们下一代的生活和教育都带来莫大好处,促使他们认识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图06-10)。

第五,“绿道”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从城内交通来看,“绿道”连接地铁等公共交通,起到了分流作用。从城外交通来看,“绿道”连接港口、码头、铁路、公路客站,起到沟通连接的作用。从绿色交通来看,自行车道、电动自行车道,都可以利用风电以及太阳能发电,可以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这就形成一个可再生的绿色环保、零排放绿色交通。老年人若是骑电动车、助力车、自行车也需要“绿道”。建设部有位80多岁的院士,天天都在用电动自行车。我国将很快迎来一个急剧化的老年社会,“绿道”建设是在为老年社会作准备,只要配上可供电动助力车充电的可再生能源充电桩,老年人就可以充分享受绿道新鲜空气和阳光(图11)。

第六,“绿道”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自行车的空间占用率只有小汽车的1/20,一条宽度为3-5m的自行车道,一小时的通过流量相当于或者超过双向8车道40m宽的机动车道。很少有人想到“绿道”能分散机动交通的奥妙之处。“绿道”在初步建设时期往往处于游玩休闲阶段,但是真正到了“绿道”高级时代会取代一部分机动车道的作用。只有当“绿道”充分被人们所使用的时候,只有当“绿道”上充满着匆匆而过的上下班人群的时候,“绿道”才算成熟。英国伦敦的“绿道”建设力度非常大。有些地方“绿道”非常窄,就1m宽,但是骑自行车的人非常密集。这种阶段就比较成熟,人们像使用家常器皿那样习惯地使用绿道,而不是偶尔去点缀它(图12-13)。

据统计,电动自行车能源消耗不及小汽车的1/10。如果以公交车作为一个单位,小轿车是8.1,摩托车5.6,电动自行车0.75。电动自行车能耗只是摩托车的1/8,是小汽车的1/12。可以想像到,这种零排放、新能源、且能够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交通工具,能够在“绿道”中欢快地跑起来。如果在“绿道”中划出1m宽作为电动自行车的专用道,将来城市交通拥堵情况可能会大幅度下降,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交通条件。英国伦敦花巨资每年建设巨量的自行车道,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开辟出来600km的自行车道。广东用2年时间建设了几千公里的“绿道”,这再次证明了我国具有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只要决策正确,只要基于科学决策,我们就可以集中力量做好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图14-15)。

第七,“绿道”有利于促进体制和科技创新。“绿道”是保护最宝贵的遗产资源、文化资源的管理创新,让人民群众贴近这些遗产,守望这些遗产,最后达到保护这些遗产的目的。“绿道”是落实区域规划、实现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的新载体。区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具有4种功能:环境共保、资源共享、支柱产业共树、基础设施共建。在“四共”之间,“绿道”起了一种有效的联接和载体作用。区域规划原来是没有实施载体的,但是我们现在有了。“绿道”又是扩大应用可再生能源、推动绿色交通、科技创新的新途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都是不稳定的,但是这种不稳定的电力被大量用于电动自行车充电,它就变成稳定、可靠的了(图16)。

(未完待续)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2第3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