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种植设计

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苏雪痕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校长George Anderson给北林园林专业学生做报告时说:“不懂植物的园林设计是不可被信任的。”园林营建最主要的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尤其是生态环境,而这只能由占地面积超过70%以上的植物景观才能完成,因为只有植物才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起到降低气温,提高空气湿度、杀菌、降尘等生态功能。

园林建设的范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不断变化着,从传统的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到解放后大力营建城市公共园林,各类型专用园林至今扩展到城乡结合部开始的大园林、大环境绿化,涵盖了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大片的湿地和湿地公园、绵延数千公里的盐碱滨海绿地,乃至大量废弃的工矿企业,如上海辰山植物园就是在两个深30余m的矿坑基础上营建的,北京石景山钢铁厂搬迁后就面临旧厂址的园林绿化建设。因此从大的方向展望,园林最终会纳入到国土治理。而小范围则涉及室内绿化,从宾馆饭店、办公楼室内绿化租摆业务到居室内绿化布置的市场需求,而《室内花园》(Indoor Garden)、《室内花园》(Interior Garden)、《室内植物》(Interior Plants)、《房间即花园》(Every Room a Garden)等书籍的出版均说明室内绿化已趋普及。

(未完待续)

 

诌议植物设计的未来趋向

肖洁舒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植物造景副总工程师

种植设计之于设计者至少具有三大魅力。一、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自身可随着年月而生长,随季相而变化。二、植物之间的搭配可以变化无穷。这种多样性和不确定性,造就了植物景观丰富性和个人设计的创造性。三、植物景观不但创造优美环境,还改善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中国传统的园林植物设计多以点景、题匾、对联、比喻、以物喻人、以物言志,令人回味,充满人文气息。西式传统园林中的植物设计更为强调形式美。及至现代,中外园林种植设计无不强调其多功能的发挥,创造宜人环境,片面强调单一功能的植物设计将越来越不受欢迎。

(未完待续)

 

最好的植物

赵世伟 北京植物园园长

植物材料是营造园林景观最重要的素材之一。植物在体现景观的设计意图、地域风情、四季变化、文化特色、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功能是其他素材所无法代替的,而植物又是实现景观的生态功能的根本基础。植物材料的选择、设计、使用、种植、养护等各个环节与园林景观的美学效果和生态效应紧密相连。好的设计师,要了解植物的种类、理解植物的习性、弄懂植物的脾性、预知植物的发展阶段、对植物的四季形态了然于心,这样才能运筹帷幄,运用自如。国内外无数的事例证明,不了解植物的设计师,是不可能称为真正的一流园林设计师的。

近些年来,景观设计的业主对于方案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师在接受一个设计任务的时候,通常财大气粗的业主会提出:不但要创意新颖、手法超前、气势宏大,还要求“用最好的植物”。

(未完待续)

 

对城市园林绿化“大树进城风”的思考

秦华 西南大学园林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树由于自身特殊的历史文化与景观价值,尽管在体现城市风貌,展示城市历史,塑造城市景观形象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但目前在全国一些城市几乎掀起了一股大树应用热潮,甚至在有些地区,大树进城已经成风,值得深思。

虽然各个城市“大树进城风”盛行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从总体上来看,形成“大树进城风”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急功好利思想严重。不少人认为,既然园林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理所当然地要求园林绿化建设速度与之相匹配。于是,在一些地方,急于求成思想便占了上风,想当然地要求绿化成效与城市道路、广场、建筑等建设同速,希望能在一夜之间达到理想的绿化效果,而且还认为,似乎城市里没有大树,就没有“与时俱进”。

二是攀比之风盛行。在城市园林绿化实际工作中,不乏贪大求洋,相互攀比之风。例如,若某广场栽种了50棵胸径1m的大树,另一广场便会不甘示弱,就栽种100棵胸径1.5m的大树,以突显自身的“水平”、“档次”。此举越演越烈,实不可取。

三是缺乏对大树应用特殊性的科学认识。就大树本身而言,有其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移栽养护均是一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种。实际工作中,一些城市为了所谓“形象”、“样板”工程的时效性,严重违背自然规律,不顾客观实际,在未对大树进行必要的缩垛断根等基本技术处理的情况下,甚至在炎热的夏季或寒冷的严冬就照样移栽大树,以求立竿见影之效,结果造成了大树的大批死亡,真是缘木求鱼。

(未完待续)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2第5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