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论语

是什么使我们丧失了安全感?
浅议“北京什刹海项目”“信息误传”现象

王应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博士生

最近两个月,微博上一批网友和其他网络媒体均把“北京什刹海地区”与“改造”、“拆迁”、“商业开发”等醒目的字眼联系在一起,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热议。尽管已有政府相关机构人员出面澄清了媒体信息的欠真实性,《北京什刹海地区旧城保护项目》也尚且处在规划研究阶段,事情真相如何还需假以时日。但 “信息误传”现象本身却反映出目前社会各群体对于政府项目的不安全感和公众参与的诉求。网络媒体为何选择“地产开发商近百亿元资金改造什刹海”、“什刹海即将开始拆迁”等字句吸引大众眼球?是什么敏感了我们的神经,让我们在接触信息的第一时间就产生负面判断?究竟是什么使我们丧失了安全感?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安全感的产生源自成长过程中接受到持续、稳定、持之以恒、前后一致、合理的爱。由此可见,早期成长经历、稳定的外在环境和一贯的交流与信任是获得安全感的主要途径,而当前的社会状况恰恰在上述几个方面令我们丧失了安全感。

首先,不安全感来自惨痛的过去。

显然,媒体信息中有很多文字引发了我们一些不好的回忆:北京四合院区域过去的拆迁和整治政策使很多老北京失去了引以为豪的“胡同串子”生活,被迫搬到安置楼房中,割裂了与祖辈的文化联系; “政府注资”、“巨额贷款”“成立投资有限公司”等字眼又让我们联想到以往屡见不鲜的各地方政府大力招商引资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一味追求政绩、忽视民生的事例;此外,由于什刹海片区作为北京北中轴线的一段,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因此“京杭大运河计划于2014 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的消息又引发了我们对于目前“申遗热”带给多个地方大拆大建、入不敷出、劳民伤财等恶劣影响的回忆⋯⋯似乎消息的每一个字句都能让读者在脑海中浮现出大量画面,这些回忆带来的负面情绪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公众对什刹海项目的预期。

第二,不安全感来自剧烈变化的外部环境。

目前我们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各种社会、经济、政治资本的流动在很短的时间内颠覆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种改变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在10年内中国实现GDP翻两番,成为全球经济规模第二大国;2007年开通第一条高铁,2010年底建成高铁达8 000km,到2020年预计数字将翻倍;“中国第一村”华西村用了50年时间从0.96km2、568人的小村发展成30多km2、3万多人的大村;北京80%的四合院在短短50年的时间内消失;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计算,2001年中国每天大约消失76个村落,2002年大约每天消失40个村落,2003年大约每天消失43个村落⋯⋯这些剧烈变化影响了我们把控自己生活的信心,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我们的不安,尤其是当地社区居民:改造项目又会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不安全感来自缺乏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制度。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项目在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方面存在缺陷。社会公众对于政府各项政策和措施缺乏充分和全面的了解,较易产生各种误解和矛盾。以此次“什刹海改造项目”事件为例,相关消息在今年5月初开始见诸报端,随后政府部门仅通过官方微博和政府官员的一次采访报道进行了一些反驳说明。而提供相关信息较多的则是对该项目总规划师的一篇采访报道,这一报道发布于6月17日,即事隔一个多月之后。截至笔者撰写本文期间,政府的相关官方网站上也没有发布针对此项目的全面介绍。合理的判断来自对事物全面客观的了解,而信息公开的欠缺使得社会公众难以了解事情发展的全貌。

目前,由于真实的情况尚未明朗,对于“什刹海地区改造项目”事件本身,笔者无意对具体措施的影响进行评判。但这一过程却无疑充分反映出改善当前社会公众普遍缺乏安全感这一现象的迫切性。过去的回忆难以抹去,我们接下来可以做的,就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为公众提供稳定可靠的社会文化环境,并通过加强信息公开制度、提供公众咨询与参与等机制,重建社会公众与政府和相关机构之间的信任关系。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3第4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