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景园林2017年会——风景园林与“城市双修”

by Nov 07, 2017
by 关梦茜 Nov 07, 2017

 

2017年11月4—6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7年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市园林绿化总公司、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西安唐风园林建筑艺术研究会承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市园林建设公司、西安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院共同协办,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委会、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为会议支持单位。

风景园林如何为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全力提升城市功能、积极塑造城市特色风貌贡献智慧和力量值得深思。在此背景下,此次年会提出“风景园林与‘城市双修’”的大会主题。本文为开幕式院士主旨报告部分。

 

孟兆祯:“时宜得致,古式何裁——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

孟兆祯院士

中国传统特色中,《园冶》主张与时俱进,它具体讲:“时宜得致,古式何裁”,不忘初心是传统特色,继续前进是传承、创新传统。在当今世园博之中的园中园,要将园林在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文化艺术效应和中国特色、地方风格和乡村乡情融为一体,为民谋福祉。

应某地方人之约,对某地作了地方园作为一种创新摸索,立意主题为“天香华梦”。因为当地有个简称“桂”,桂在历史上原本是指一种大乔木肉桂,这个地方桂花生长很好,把“桂”提升为天香,而天香纳入中国梦,联系世界梦,世界大同,中华的园林特色简单的概括就是以诗言志,诗意化象,中华园林艺术特色是景面文心,借诗、画、文藉文言志,形象是山水以形媚道。这是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讲到的。

这个园的园址位于整个展园的中心的位置,它的尺度是标明的。坐北朝南,区位来讲很好区位,北边临北边入口,西边是亲水泉,南边有个框景,东边是其他地方园林的园址。由于园子位于中心的独立空间,地面上有八米多高的弃土堆,为筑山理水提供了土方之宜,一般山水园缺土方,这里土方却很丰富,但弃土堆很难满足新园的创意,所以就决定要镂山构园。这个都是一个山进不去,而且这个山,造山要胸有丘壑,那么这个山是有丘无壑,有实无虚,所以确定了对它进行人工的改造。北面是主轴路来的方向,我们把它屏障起来,西面清泉水源,我们要从这里取水,南边是矿坑的实体,东边临园。

首先,我们要解决一个山水骨架,人们心中的桂林山水,那首诗对大家影响很大,就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所以学当地的山水要学它的神而不是学它的形。主山北峙而为屏,山前一代的江湾提供主建筑叫“普天共婵娟”,因为桂花可以跟月亮发生文化的联系,而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共意、共建、共享,我们把“享”挪到“享受风景”上面;总建筑的地形负阴抱阳,邻水就是诗的一个体现,靠近水面的那一面,将水面扩大成一个江湾,然后绿水扩一个现代的石舫,潜意识上是民族获得潜力的一个地方。山上一个壮族的民居所改造的一个园林建筑,所以从西边的水面暗度山溪,然后从池塘出来,就做了一个趵突泉,成景得景的视线不仅在平面,更在高下俯仰变化,所以建筑依山水布局,山水应境而生;北引主路而来,西为引水的清水泉,南望水石夕照矿坑,东与他园相邻。这样门开三壑之口,让它有丘有壑,南门借东南亚各国德邻之关系,我国主张南海和平,用摩崖石刻,题“南海清晏”,“相宁南海”,将石刻放在榕荫桂馨之中,“五湖嘉宾访清泉,四海祥光照桂园。”

东门紫气东升,它所表现的内容是“桂香勤风”,我们用桂香民族民用的木架把它改造成为一个门,加了两个博物馆内找到的酒杯形象,这副对联是当地农村的对联,“勤与俭治家上策,和而善处事良规”,原原本本取自当地农村民居对联。西门取它稼场收获作物的架子,把它作为“桂珍一览”,就把当地产的自家物产挂在架上,构成一个面,门联“夕佳落霞一抹金,炮仗花架供清荫”,用农稼场晾架来展示当地的奇珍名产。

据点渲画。根据点来渲染面,我们做了一个“歌舞升平”,用铜鼓来做铺地,用自然的材料来解决颜色,取了一个乡镇的门把它作为主址,做一个抱手的坡廊,这样的话就可以用这样的一个空间作化妆室,表演的人可以从化妆室沿着这个廊子跳舞下来,到舞台上表演,这个是中国最古代的一种响屧廊,就是穿着木屐带着首饰,地面以下带着像水缸一样能够和声的产品,这样的话跳起来就会有鞋子踏地板的声音和其他声音融为一起,所以我个人认为世界上的踢踏舞,中国是祖宗。同时这也可以供一般游人在节日演出或参观游览。它混以表演带群众文艺的参与,用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用吊楼门为本源,且接抱手爬山廊至原坪,且原坪以铜鼓为心,民族花纹。吊楼及廊基空间作化妆室,亦供平日游息。爬山廊木地板下有共鸣结构,响屧廊古树新花,踢踏舞之宗也。台联“柳腰菏靥风作舞,楼影水漪月筑台”。

另外一个建筑是“天香仙舫”,用一个石舫作共享服务建筑,清茶冷餚,同舟共济。月宫玉兔船首,底舱、台舱、楼仓递层而起。壮族民居屋盖,不用斗拱筑檐,舱门横梁处也吊柱子,舱门上有副对联:“澄波上孤赏红浴,桂舱里共享秀餐”,一方面看风景,一方面饮清茶;

在它的附近有个水榭,我们叫挽手亭;亭子上满炮仗花,有一个对联,两个对联,两个亭,一个是“人非过客,花是主人”、另外一个是专为炮仗花写的“嘉荫迎新添翠禧,爆竹辞岁无硝尘”,借这个炮仗花来宣扬和平的思想。所以我们借景,迁想要妙得。

“普天共婵娟”,这是一个水榭,负阴抱阳,出台立坊之水榭意守“宛在月中央”,出台示近水楼台先得月,立坊标是天河津口,“池底月是天上月,花间人乃画中人。”这副对联学人家的。室内展示广西风景园林数字屏。

北主山作台顶,领小山丛桂之境,出碧岗壮居,将生活居住建筑化为文化休息建筑。之前一层养牲口,将尺度加高,外宜眺景,内展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精华和各族四级服装。它展览的方式用电视,春夏秋冬各个时间都可以展示,这里专门产一种竹子,泰竹,几十根竹子抱在一起长,这个就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很相恰,习总书记用石榴来比喻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泰竹也是合抱,得到一个泰,泰也是世界和平。所以专门设了一个竹石的屋联“台依山高须放眼,竹抱世泰宜养心”。

中国放眼世界,提倡合作共赢,园景化转共赢为共赏,共享清风明月,异域同天。在自然地形的基础上,有80%的绿地率,以乔木为骨架,灌木绕屋,滨水、林绿。以榕为基调,当地有千年高山榕,榕荫匝地;桂花为主调,特色植物金花茶为焦点种植,2%-5%的自然坡谷作宿根花卉盘山花镜,花镜是西欧的,盘山花镜使我们的特色,水岸深柳疏芦,近岸沼生、水生植物;当地间以螃蜞菊。

为仅以社会服务,希望的得到各位专家、各位,共谋创新传统,谢谢大家。

 

张锦秋:传统建筑的空间艺术——传统空间意识和空间美

张锦秋院士

传统建筑的空间艺术不仅仅是建筑、建筑、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是密不可分的。建筑师离不开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是实用性的综合性的实用艺术,由于建筑体量和尺度很大,因此比一般的工艺美术艺术多了形体艺术和建筑空间艺术。建筑空间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建筑遗产的精华所在,风景园林一碰到建筑会讲形式、风格,但最精髓的是空间艺术。建筑会收到功能的要求,经济的技术手段的制约,不是随意地像画一样画出来。我们往往在竞赛和竞标中以同样的题目、功能,同样的经济要求和同样的技术条件,外国人和我们中国人设计的方案就截然不同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是空间意识不同,空间意识深层次地影响着建筑风景和城市发展的要素。

传统空间意识和空间美不仅存在于建筑领域,渗透在我们城乡和风景园林中,深入研究领会传统的空间艺术有助于把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的创作思想和方法,服务于当代。

我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从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在建筑空间上表现在因天时就地利,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就是肯定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中寻找自己恰当的位置和姿态,而不是与自然相抗衡。这是中国最重要的思想。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国际遗产保护大会在西安举行,发表了西安宣言,有一个重大的发展和推进,在西安了解到中国的城市历史遗址与周边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宣言中加入保护本体及其保护周边环境的新亮点。《管子·乘马》讲到:凡立国度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一个工程的选址与水的关系,应该不在大山的下面就在广阔的高地上。但是不要太高,没有水;不要太低,防涝防洪;《园冶·相地》“园地为山林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传统建筑规划设计中崇尚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及事物之间内在关系的有机自然观,建筑和建筑、水池、树木和周围山水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用易经哲理,讲究阴阳相和,主从有序,从而把人和自然、自然和宇宙结合。早在2000年前中国的风水理论提出了当时的最佳的人居环境模型。是先人总结出来的。天津大学老师王其亨概括抽象出来的,我润色了一下。用这种图示表达。

风水观念中最佳人居环境模型

中国古代画家对古代画家隋代昝子贤的著名的山水画《游春图》、宋代的《千里江山图》画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是画最美的风景,表达对美的追求。这些画可以和之前的风水模型可以对应起来,是民族的共识。例如湘西民居选在水湾的凹处而不是凸处是因为你安全,不会被冲刷,又取水方便;还有大理民居等。

传统空间布局当中先立宾主不仅是一种方法,而且是很中国要的意识,在环境当中要有主次。中国遗产中有一本书叫《阳宅总纲》(阳宅人们的住宅,阴宅是坟墓),其中说,如果要建都城的话,宫殿作主;若要建府城的话三司作主;若州县,县衙作主,若建寺庙,大殿作主;民宅,高堂作主。园林是最灵活机动的,先厅堂作主,景观要好,朝南;什么是客体的主要因素。首都北京故宫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还有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司马迁汉朝大臣,在政见上和汉武帝有很大的冲突,因此被贬,受宫刑,根据当时规定,被贬的没有资格选在汉长安城内,有人说生前选地,有人说死后别人选址。选在韩城高山顶上,站在墓前,祠堂的平台远望,伟大的历史学家博古通今,视野开阔;死后俯瞰黄河两岸,关心国家的兴亡和发展。在自然当中选择了一个十分恰当的位置;有着低姿态,民房,土砖墙。这个例子反映了在自然中选择最恰当的位置和姿态,这个位置和姿态与历史人物的陵墓充分表达。

中国建筑讲究在其位,取其势。传统建筑早就的空间美不但顺应自然,雅俗共赏,而且往往蕴含深奥的哲理和严密的逻辑,这和上述的种种有机的自然观是分不开的。现代国际知名城市设计大师凯德·林奇设计大师在《城市意象》书中说:我们的目标是一个可意象,同时也是开放式的环境,中国的风水理论,从一个非理性的角度,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特殊方法。首先,他对环境的分析是开放式的,因此有可能更进一步地发展新蕴含和新诗意;其次,他引导人们对外部形态和影响进行使用和控制,强调人类能够愈渐控制整个宇宙,并有能力改造世界。尽管中国风水学有其糟粕,我们只说它科学的部分受到高度评价。

二、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计虚当实。既在传统意识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同时也是中国传统艺术观念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不论建筑界、风景园林界,整个文化艺术界都要讲究虚实相生。中国《画论》讲究虚实相生,要求无画处皆成妙境。大画家吴作人腊梅,还有唐云,上海有名的花鸟画家做梅花并不是梅花满枝头,只是偏重一侧,大部分虚白的。

中国的书法,从大来看通篇的布局、疏密、虚实很有讲究,头一行粗而密,之后虚,最后收尾眼前一亮,这种布局让人感到高度的艺术境界;篆刻更加讲究虚实关系,如大画家钱松岩,钱实线,松岩是虚白的。中国的建筑艺术历来就是计虚当实,虚实相生,不但通过对建筑的位置、体量、形态的经营有意识的去创造实体和外部空间,而且实中虚,虚中实,内外交融,从而构成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虚实相生的关键在古典建筑中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单体都充分的体现。

天坛的寰丘经过神道,走到祭天的地方,要和上苍对话,祈求上苍保佑,没有盖一个大殿,而是脚踏实地(要和天空对话,矮矮的,平平的)。

埃及的基寨考夫拉金字塔体现了人和自然抗争的典型的实例;教堂也是和天对话,突破技术后形成内部高,外部更高的教堂如科隆大教堂。中国传统的四合院,从命名可以看出建筑目标,就是建四个房子围出空间来。如山西的王家大院、昆明的一颗印住宅普通人家很安详,北京的四合院可能是一个府邸,四合院以最高的效能组织了建筑和庭院结合的有机体,创造了能适应多种多样家庭生活的空间环境,经济、实惠、私密,安详。如浙江东阳大户人家的独宅。有意思的是陕西三原柏社村坑窑,这个村庄经常受到盗寇的抢劫,而这样下沉式的窑洞四合院地面全是树,既保护了自己,又冬暖夏凉。

园林建筑的每一个部分几乎都赋予了吐纳空间的职能,“轩楹高爽,窗户虚灵,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没”《园冶》,“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诗)。通过窗沟通雪,通过门与东吴相连。洞门、漏窗(白天欣赏阳光,夜晚欣赏月光);中国的建筑通过门、轩、屏风选址,就如特写镜头,装入画框一样,虚实相生;杭州的三潭映月的我心相印亭实际上是一个廊,将3个塔分别纳入到我心相印亭三个窗中,装上了画框供你欣赏。

扬州瘦西湖吹台在墙上开了月洞门,吹台虽小,但是历代名人都喜欢去作诗,成为非常有名的景色(开门让你欣赏不同的景),大的瘦西湖空间有一个实体,实体中又可以看到外面的额景。

中国人之所以重视虚,虚实相生是中国古代人的宇宙观,古人认为宇宙就是阴阳的结合,老子说:“有无相生”,“凿户偏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正是由于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中国的建筑环境就生长在宇宙之中,从而具有了活泼的生命力。

三、时空一体。

传统空间意识中,空间和时间是不可分割的。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八卦上就标示着春夏秋冬配合着东西南北东为春,南为夏,西为秋,北为东。时间的节奏率领着空间的方位。在中国建筑空间的构图中成就了节奏化、音乐化的“时空合一体”。梁思成先生说:“中国的建筑设计和中国的画卷特别是很长的画卷很相象,用一步步发展的手法,把你从开头领到一个高峰,然后再慢慢地收尾,比较的有层次,而且趣味深长”。

传统的中国建筑总是由单座建筑组成院落,进而以院落为单位再组成有层次、有深度的空间序列,中国的古典园林总是按照地形特点把全园划分成若干景区,每个景区又有很多风景点,而这些区和点串联,形成脉络,当你在北京故宫沿着那条伟大的中轴线从正阳门到景山走去,故宫空间的分析很丰富,各种类型的分隔的空间。午门是真正进入宫殿的大门,外国人当年走到这里开始朝拜,看到太和门广场金水河,本来广场一大片,金水河在这里起到虚实的作用,增加了层次感。金水河是故宫里重大的水利工程,排洪、防涝、消防,北京经常内涝,但故宫的排水防涝非常好。反过来看午门雄伟壮观,进入太和门之后看到太和殿主中之主,三层汉白玉台阶,本来周边的大殿都成为其衬托。皇帝被抬着从御道进入室内。这样的序列空间现在全世界绝无仅有。神武门出来之后景山完全由人工堆造,该空间序列到此结束。

当你在北京明十三陵行进在宏伟的明十三陵的神道上,时时刻刻可以体会着中国建筑千变万化的空间序列的强大魅力。明十三陵鸟瞰图。如果没有坟墓,可能仅是一个穷山僻壤。相地,可以在这里做文章。山涧有泉水留下,所以当时的规划师把这里叫为龙山、虎山。过了这个河是在位皇帝朝拜的地方。过了河之后可以看到每一个陵墓都有靠山,都有陵墓,都有水流。外面有一个大的石牌坊,近了,过了碑亭走到神道,明代的石像生,形象灵动活泼。每一个陵自成小环境,进去之后还有空间序列。中国传统的各种建筑是不同空间序列的组合。空间布局的序列安排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要领。传统空间经营中讲究讲究动态系列布局、讲究阴阳刚柔变化、讲究四季晨昏的效果,这样就使空间艺术经过引伸和扩展,平添了时间艺术的表现力。

美国规划大师在他的《城市设计》一书中高度评价了北京和明十三陵,“”北京可能是人类在地球上最伟大的单一作品,这座中国城市,设计成帝王的住处,意图标志出宇宙的中心,在设计上是如此光辉灿烂,以致成为现代城市概念的宝库;我们可以去总结它对现在城市建设宝贵的经验。宝在哪里有待专家学者的研究。我认为首先是生态环境(水脉、水资源引入到环境中来)。他还说在建筑上,与运动有关的宏伟实例是北京北郊的明十三陵,辟穿一片树林的一条长通道以有节奏排列的牌坊、石人、石兽,面朝参拜路线,布置得如此超群,把整个群山怀抱的这些空间都搞活了,这不是传统空间艺术的魅力吗?由于有人的规划设计,使得这个荒山僻壤的山村地带有了文化背景和艺术感染力。

四、情景交融

中国人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到有限,其意趣不是一往不返,而是回旋往复的。空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可敛可放,可流动变化。正如《文心雕龙》中所说:“目既往返,心亦吐纳”。陶渊明饮酒诗中所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巳忘言”。从其中景有一种领悟。这就是这种“往返”、“吐纳”最生动的写照。于是在建筑空间艺术创造中出现了独特的意境追求。建筑是抽象的艺术,不能具体的叙事,不能具体的说一种思想,但是它是一种环境意境的创造,因为它是综合的需要,所以它需要借助雕刻、绘画、植物、水体、小品、匾额、楹联等等创造出“小中见大”、 “以景寓情、感物吟志”的意境追求。建筑艺术是综合艺术;故宫要有皇家的气派,就以太和殿以及红墙金缸通过色彩彰显,还有红门、铆钉是金色的,这就是皇家的象征。御花园树花对称、在皇家风景园林中还有一种手段:移天缩地在君怀。颐和园中有模仿无锡寄畅园、承德避暑山庄镇江金山寺塔等的痕迹;它可以吸收寰丘的手段。还有成都杜甫草堂(现在富丽堂皇),扬州个园是富商的园林,个园崇尚竹子,个园的竹子和杜甫草堂的竹子气质也是不一样的。

借助匾额楹联:四川眉山县三苏祠,苏东坡一家,一门父子三词客。如果没有这些词,谁能想到这个建筑。所以建筑要和别的艺术相结合,成都武侯祠——三顾频烦天下计,如果没有这些匾额,人们走过来无非是一个传统建筑。最有意思的是昆明滇池旁边的大观楼,在古代楼阁中它本身的形象并不是和突出,但它有一个180个字的长联,上联:描绘了滇池的自然风光,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赴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楝,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下联历数云南数千年历史及作者的感慨。是汉唐宋元的历史,思古寄忧。大观楼是由于对联而闻名,可是现在真要去看却没有原来的那种意境了。

网师园月到风来亭、拙政园与谁同坐轩功能相似,而网师园在此欣赏月和风风景,而拙政园的与文学有关,与苏东坡的诗(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相称,在景观设计上二者不相上下,但意境后者高人一层。意境的创造把握两点:

一、意在笔先。先构思再画图,画图过程中再深化构思,清代画家王原祁强调清代王原祁说:“意在笔先,为画中要诀”`若无定见……逐块堆砌、扭捏满幅、意味索然、便成俗笔”。二、景观与意境的统一。二是景观与意境的统一。中国山水画和园林历来要求“可望、可行、可游、可居”,对于当今的建筑创作来说,尤其要立足于生活。景观从形式美引起快感的谓之“画境”。只有将景观能使人触景生情的意境的层次,这个当中人是对象。我们现代城市并非到处需要小桥流水,要看是否与环境相适,特别是高架桥等城市绿岛,不需要小桥流水。因此要考虑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立意。通过这种利益被物化后的艺术,空间才能出现使人触景生情的意境,所有要有不同的物化手段。因此说景观和意境的统一才是建筑艺术的最高标准。

今天,简要地向大家介绍了我在建筑创作中学习和体会到的传统空间艺术美,希望在践行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中能对各位同行有所裨益,我希望艺术和空间能够对城市双修起作用,请大家批评指正。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关梦茜

关梦茜,YouthLA实习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专业本科生。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专业资源生态方向研究生。热爱风景园林专业,喜欢与自然生态为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关梦茜

关梦茜,YouthLA实习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专业本科生。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专业资源生态方向研究生。热爱风景园林专业,喜欢与自然生态为友。

视觉文化 罗马奖 雪铁龙公园 Ron Henderson 碳补偿林 安友丰 植物 实验 新年 马晓暐 参数化设计 矶琦新 北川 纵向耕作 五角大楼 欧洲 龙安寺 经验 纪念碑 风景园林学 技术 沥青 年报 翻译 青海 南湖中央公园 雕塑公园 城乡 禅修 华盛顿 绿墙 三倾园 设计展 岭南园林 布法罗河湾散步道 辰山植物园 雨水 德国市民花园 水文 维格兰 Juergen Weidinger 环境 风景区 维吉尼亚理工大学 自然观 韩国 手绘 环境效应 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 枡野俊明 毛细水 土人景观 永昌河 泰山 哈佛 牛雄 Gesche Joost 年会 游乐场 洛阳 购物中心 Prof. Wolfgang Jonas 首尔 客座教授 城市建设 Xeritown 论坛 骑行 银泉市 Silver Spring 玛莎·施瓦茨 碛口古镇 理论 工程 天津大学 LABash 贝聿铭 Ruggeri 马克 现代主义 校园 铺地 伊利诺伊大学 UIUC 图解 证书 Malden 地砖 散步道 新西兰 野生动物廊道 Stoss Landscape Urbanism 城市 可持续化 景观都市主义 瑠公圳 预制混凝土 王欣 Gleisdreieck ASLA学生奖 儿童 城市景观 孟兆祯 托马斯·丘奇 华南 种植 西安世园会 经典 西方建筑 Diana Balmori 纽约 休斯顿探索公园 行业 河流 迪拜 空间 哈普林 halprin 广州市绿化公司 地震 SWA 佛罗里达 种植装置 广场 日本 住宅花园 京津冀 万科 世博 喷泉 学习方法 墨西哥 Mader 机场 Media Ship 护栏 AGER 加州花园 迪士尼音乐厅 花园 裁员 地域性景观 德国 LAM 自杀 展览 雨洪管理 博士 教育 水景 美国 政治 历史理论 张乔松 IGA 幻觉 希望小学 园博会 植物园 树屋 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nd Associates Waterboxx 公益 绿色基础设施 北京 志愿者 王劲韬 交通节点 枯山水 Hans Joachim Mader 区域园林 俞昌斌 绿色设计 法国 BIM 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 IFLA 公共花园 沙龙 香港 设景 钓鱼岛 考研 居住区 洪盈玉 可持续城市 调查问卷 设计研究 LEPC MLA 韩炳越 商业建筑 古根海姆博物馆 方塔园 多样性 Prof. Nigel Cross 低能耗 盐湖城 可持续 NITA 刘秀晨 北欧 buffalo 安藤忠雄 合作 钢笔画 沃夫岗·哈勃 Vista Hermosa 联谊 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 香格里拉植物园 RTD 风景园林 宾夕法尼亚大学 朱胜萱 Vertical Greening Systems 便携 历史 意识形态 湿地 设计未来城市 概念方案 水盒子 长椅 滨水 ARC 数字图解 反思 成范永 夏成钢 旅游 非言述性和默会性知识 原子城 上海 Greenway LIM 北林 几何 挪威 什刹海 苏州古典园林 鹿特丹 英国 城市雨水 朱育帆 竞赛 禅意 logo 保护 Dr. Rosan Chow 张唐景观 步行街 托滕堡公园 雕塑 TOPOS 公园 马萨诸塞大学 UMass 美术馆 跨学科教育 棕地 陈俊愉 宋晔皓 教学 自然文化资源 铺装 创业 James Corner 盆景园 国家公园 如园 设计竞赛 场所 Kingston University 数字化 空气污染 教学元素 新加坡 鹈鹕湾 开放空间 冯纪忠 加拿大 毕业设计 人居环境 巴塞罗那 2013北京园博会 摄影 布鲁克林 普渡大学 就业 纪念性景观 Peter Walker 深圳前海 台湾 多伦多 人文 城市空间 书评 狼牙山 清华 庭院 老人 清华同衡学术周 新青年读老经典 9.11 鸟类 会议 数字景观 Prof. Gesche Joost 讲座 Brownfield 海平面上升 绿道 ASLA 布鲁克林大桥 铁路 留学 珊瑚礁 生态 Jack Ahern WEST8 绿色屋顶 建筑 SANAA 批评 檀馨 灾后 Prof. Loidl-Reisch 职业实践 风景园林月 2012IFLA亚太区会议 北角公园 TAMU 日本设计 视频 迪士尼 Disney 国际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 2012IFLA 何巧女 垃圾 低收入住宅 风景园林新青年,就在你身边 流浪汉 弗吉尼亚大学 UVa 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 Prof. Jürgen Weidinger 文化景观 西班牙 公共交通 康奈尔大学 卡尔维诺 Julius Fabos GSD 保研 捷得国际 太阳能 中央公园 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