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丰渚再添杨柳色 平湖风送藕花香

惠州西湖“丰渚园”历史文化生态景区规划建设

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

编者按:“丰渚园”历史文化生态景区规划以“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方针为指引,秉承传统“孝”道文化,发挥历史名人示范效应,把丰渚园设计成生态、人文并重的风景名胜区。本刊特从文化策划和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度解读,以飨读者。

1 项目背景

丰渚园位于惠州西湖五湖①之一的平湖景区西北角,下角南路以东,西南面与鹗湖相望,西北面与菱湖相隔,西面有丰山公园,占地面积约2.6hm2,地理及景观位置极其优越,曾经是著名的“花港观鱼景点”,与另外一著名景点“鹤鹭祥舞”之鹤屿隔湖相忘。

丰渚②原来面积很小,处于平、鳄、菱三湖之间,四面环水,风景优美。1979年西湖管理委员会为挖掘风景资源,扩大旅游景点,在丰渚西北推土筑堤,将丰渚与桃花溪的一片绿地连成整体,将原来不足2000m2的丰渚景点扩大到26000m2(含部分水域)。1987年,西湖建设委员会又在荷花亭东南湖畔,增建了两组以亭、台、轩、榭为主体的湖面建筑(观鱼轩、观荷榭),使整个丰渚景点的园景设施趋于完善。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原丰渚景点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因此,在惠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决定重建丰渚园,旨在充实该景点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提升其旅游价值。

2 策划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在于其哲学性贯穿于文化、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天人合一的思想始终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这个核心也成就了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使其成为全人类的世界文化遗产。所以,我们今天应该辨证地看待国学的兴起,对传统文化去芜存精,建设出有新国学背景的一代名园,彻底摆脱传统宅院仅属于少部分人尊享的本质,而成为全市民共享的精神家园,在步移景异的景观游赏中体验中提升精神意境。

“丰渚园”历史文化生态景区考虑恢复江孝子亭名称,并对其内涵加以扩大,以新国学背景为策划主题,以强化江孝子亭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对资源的合理整合,形成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良性互动。

3 规划构思

(1)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水面,通过筑山、凿水的造园手法,并辅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形成“虽由人做,宛若天开”的自然山水景观。同时将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丰富园林景观。

(2) 通过对西湖和丰渚园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的深入挖掘,营造富有文化内涵、充满诗情画意的岭南古典式园林。

(3) 将观赏与休闲融为一体,讲求人与自然、建筑与景观、生活与生态之间的相互和谐,充分展现岭南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

(4) 借鉴广东四大名园的造园手法,通过私密空间、半开敞空间和开敞空间的有机过渡,使全园空间序列丰富。将建筑与自然山水相结合造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绝妙佳境。

(5) 建筑布局采取了传统岭南园林的院落格局,营造出写意的园林空间。

4 总体布局及景点规划

通过动静结合、虚实对比、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手法,将全园分隔成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园林空间。园区南部以开敞的自然景观为主,北部以高低错落的建筑庭院景观为主,通过空间的虚与实,开阔与郁闭的对比,形成古朴淡雅、恬静含蓄的古典园林风韵。

全园分为主入口区、知鱼区、文化怡情区、孤桐馆区、流香听瀑区、东坞荷香区等六大景观区。

4.1 主入口区

主入口位于全园的东北端,主要由花坛、牌坊和小广场组成,是游人的主要集散地。该区以牌坊为主景,形成“涉门成趣,得景随形”的景观效果。

4.2 知鱼区

保留原有观鱼榭和曲桥,并对其进行外装修改造,通过设置雕塑墙,起到空间分隔和障景的作用。在该区曲桥围合的小水面,可放养锦鲤等观赏鱼类,游人在此“知鱼之乐”。

4.3 文化怡情区

由门房、管理用房、水榭、浔月楼、书画室、花卉盆景展厅、连廊、晨曦门等建筑群体组合,围合而成变幻曲折的庭院空间。以登高望远的浔月楼为主景。在园林山水和建筑之间,采用自由灵活、运动流畅的序列设计,穿插了大小两组庭院空间,庭园空间中建筑实体与空间以“图底互换”方式表现空间,通过这种“图底互换”使空间成为意义表达的主体,从而实现其所追求的空间意境。同时通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绘画、花卉盆景等艺术形式表达景观的意境,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于内涵和景观厚度。

4.4 孤桐馆区

该区以纪念江逢辰为主线,宣扬中国传统的“百善孝为先”思想,彰显惠州西湖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以孤桐馆为主体建筑,以知春亭、展室、配殿、晨曦门等为附属建筑,通过建筑群体间的联系、过渡、转换,构成了丰富的建筑空间序列。通过建筑空间的分割渗透、欲放先收、先抑后扬,突破了空间的局限,收到移步换景,小中见大,渐入佳境的观赏效果。景观主轴结景处恢复建设江孝子亭。

4.5 流香听瀑区

在园的西北角堆土筑山,模拟自然山水,通过叠山理水,形成石岸交错、迂回曲折、水流飞瀑的仿真山水景观,给人以回归自然之感。同时瀑布的动态水景与荷花池的静态水景,水面的大和小,形成对比鲜明的水景景观。

4.6 东坞荷香区

该区以观赏荷花为主,将现有荷花亭拆除,代之以荷花为主题的雕塑,突出全园的自然景观主线。

5 园林小品

5.1 建筑小品

文昌阁:位于丰渚园中部,整个建筑造型优美,结构精巧。

畅远楼:位于丰渚园东部,共三层,楼两侧各有一亭。在畅远楼可以登高远眺,欣赏西湖美景,也是观赏鸟岛的最佳地点。二楼楼内陈述也尽显古典余韵。

新江孝子亭:原有的2000多m2占地的基础上,扩大改建至5000多m2。台基为正方形结构,用汉白玉雕成,亭顶为圆形造型,体现出天圆地方的阴阳学说。建筑风格既体现了古朴、厚重的汉唐遗风,又彰显华丽秀巧的江南雨云,充分展示了岭南文化“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特征,形成园林建筑的新地标。

知鱼轩:位于丰渚园中部,轩名取自于《庄子·秋水》中“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轩外有鱼池、假山。在知鱼轩,静心观池,可享隔世之喧。

邀月楼:位于丰渚园中部,是知鱼区最高的建筑。在此可感受“诗仙”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5.2 假山石

峥云峰:位于园门入口区,这块太湖石是天然形成的,高7.18m,宽4.68m,重达63t,此石为岭南目前最大整块太湖石。

峥云峰顶部形状尤胜,似飞鹅展翅,惠州又为鹅城,像是热情好客的主人喜迎八方来客。

镜水云岭假山群:采用英石人工堆砌出溶岩地貌,其体量大,共达6000t,是岭南最大的人工堆砌假山群。主峰,次峰,配峰景象端严,山水结合,有流水瀑布,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取 “二十四孝” 中有价值参考意义的典故,以浮雕的形式镌刻在假山壁上,给人以教益。

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在丰渚园阅菡精舍和文昌阁内藏有彩陶石、大化石、缅甸树化玉等。有石名“龙凤春秋”,左看似龙,右看似凤,龙凤呈祥,为彩陶摩尔石。该石在惠州首居奇石展中荣获金奖。现陈设在园内,供游人观赏。

6 园林植物

建筑环境着重体现典型的岭南园林空间,以中国文化中的“四君子”为主题配置植物,使之富文化内涵,分别是:

与梅同瘦:以梅花为主要造景材料,下埋青石,并配上匍地松、花生藤等地被,营造雅、奇、清的庭院景观。

与竹同清:以细叶粉单竹为造景材料,旁置黄腊石,配上细叶凤尾竹、黄花马缨丹金边万年麻等植物,营造悠远清雅的庭院景观。

与兰同幽:种植沿阶草、蜘蛛兰等等植物,结合四季桂、茉莉花、鸡蛋花等香花植物,配置青色的英德石,展示清气四溢的庭院景观。

与松同傲:结合姿态优美的松木盆景、与景石的有序搭配,使人们联想到松石清风的阅读意境。

在建设“丰渚园”时,扩大水面,增加荷花种植面积,除保留本地荷花品种外,又新引进“太空荷”(即经过太空育种的荷花)品种,丰富了荷花种类。在保留传统赏荷佳处荷花亭外,还新设计“凌波画坊”、“见渊亭桥”、“琴韵斋”等赏荷的观景点,方便市民从多角度、多方位欣赏荷花。荷花盛开季节,莲叶田田,花香四溢,美不胜收。

7 园林动物

五龙亭的观鱼池和知鱼轩是观鱼的佳处。经过清水养鱼技术处理过的观鱼池能常年保持池水的清澈透明,与美丽的锦鲤相映成趣,项目组特意从丰惠州博罗横河东角村锦鲤养殖场采购了优秀的锦鲤品种,为丰渚园增添了新的美景。

8 景名与楹联

沿古典园林建筑的命名风格和特点建议将展室命名为“汇芳斋”,盆景厅命名为“阅翠精舍”,书画厅为“珍砚斋”,吉祥门为“问贤门”,工艺品商店为“寄星楼”,观景楼为“邀月阁”,过厅为“荫石轩”,休息厅为“知鱼阁”,古代文物展为“揽胜楼”。

假山里漏空为洞,洞名为“留云”,假山旁小亭为“问鱼亭”,假山旁草堂为“山阴草堂”,假山正对的亭桥为“见渊亭桥”,茶室为“琴韵斋”,船舫为“凌波画舫”。

为丰富园内文化内涵,在惠州西湖丰渚园建设过程中,惠州市有关部门组织多名惠州当地专家学者,为丰渚园撰写楹联。创作了一批具有惠州地方特色的、融合丰渚园建筑特点楹联作品。如为畅远楼撰写的“薄暮凭栏望绿屿浮烟遥天归鹭,清晨送目看丰山落月圣塔流霞”;为珍砚斋撰写的“园有奇香秋菊冬松春茉莉,斋藏瑰宝唐诗晋帖宋词章”;为琴韵斋撰写的“三盏香分花上露,一壶泉泡叶中珍”;为丰渚园门联撰写“门倚东江遥接罗浮紫气;园依荷淀近连玉塔彤云”;为荷花亭撰写“清风独爱青莲,日日徘徊不去;甘露犹思孝子,宵宵淅沥重来”等。

9 结语

作为惠州建设“宜居城市”的示范项目之一,自2009年10月开园以来,丰渚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现已成为惠州市民观赏鹭鸟、品味荷香、体验茶道、纪念“江孝子”、学习“孝”道文化的佳处,也成为惠州市政府有效保护生态及传承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注释:

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惠州西湖有“五湖六桥十八景”。

②丰渚,旧时名为鲇鱼墩,原是平湖西北一小屿。渚上有亭,名丰渚亭,民国时期为纪念孝子江逢辰改建为“江孝子亭”。新中国成立后,1962年西湖建设委员会为恢复丰渚园的园林风景,在原江孝子亭旧址重建一座砖木结构双层重檐的四角仿古亭,亭周筑池,广植荷花,夏日花开绕亭,与亭相映生辉,也称“荷花亭”。荷花怒放时,很多人前往拍照,渐成胜景之一。后因该亭破损严重,于1979年采用钢混凝土结构按原样重建。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0第6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