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珠三角绿道建设

编者按:全长约为1690km的建设规模,“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建设工期,与城市轨道同样重要的建设地位,甚至有着温家宝总理的体验称赞和网友市民的关注热议,这些关键词一次次将人们的视线引向目前正在广东如火如荼进行的绿道建设。这一项目的推出有着怎样的背景?它会遇到什么难题?积累了哪些经验?它的实施将为我们的城市和城际生态保护、城乡未来协调发展提供如何的实践范本?本期《观点》栏目策划组织了绿道主题的讨论,约请到长期关注和亲身参与绿道建设的学者、设计师和政府官员,他们将以自己的直接感观和专业素养,回答这一连串的问号。(按姓氏笔画排序)

广东绿道:十五年历程 三方面创新

马向明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今天在中国看到绿道这个名词的人,首先的反应是这是一个舶来品,然后想到的是Charless Little等人对绿道的定义。然而,无论是珠三角绿道建设的先行者增城,还是广东省立绿道项目的提出,确都是实实在在内生性的——增城,是为推动北部地区的旅游发展而修建的游览道;而珠三角省立绿道网的提出,更是广东规划人15年的追求和探索的结果。

从城市管理者角度来看,为了应对生产和人口聚集给城市带来的环境等问题,世界各地的城市历来把城市公园等开放空间的建设作为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我国的城市也不例外,1990年建设部颁布的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便设立了“公共绿地”分类,并提出了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不少于7m2的目标。从中可以看出中央政府把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确立为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然而,中国改革开放所引发的城市蓬勃发展的局势,很快地暴露出了城市政府负责开放空间供给所带来的局限性。2002年颁布的国家“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把“公共绿地”更改为“公园绿地”,把原来对绿地的“公共属性”强调转为对其使用属性“公园”的强调。因为政府的财力有限,企业和社会纳入进来,使他们成为公园建设的组成力量,这也是一个进步。这些变化和进步逐步为“绿道”共识的最后达成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从珠三角城市自身发展而言,我们都知道,珠三角发展的历史便是一部生产和人口不断聚集的历史。然而,生产和人口的聚集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人类生活的便利;但是,聚集密度的提升却又伴生着人的生活舒适性的下降甚至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因此,密度和舒适性一直就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一对难以平衡的矛盾。现代城市规划的先驱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构想,便是希望把人口和生产活动从过分聚集的大城市中分离出来,让人与自然有更亲密的接触。

1994年,面对不断加剧的工业化,在广东省政府组织编制的“珠三角协调发展规划”中,广东规划人开创性地提出了由“生态敏感区、开敞区、城镇密集区和都会区”4种用地开发模式构成的区域管治理念,对不同的区域实施不同的开发策略和管理政策。2001年,广东进一步总结深化,提出了“区域绿地”的管理概念,希望在区域的层面划定永久保护的绿地,以确保生态安全并阻止城市的无限蔓延。2006年广东省人大通过条例确立在珠三角划定“区域绿地”。至此,规划技术人员的一项构想终于成为了政府的政策。然而,政策终究有赖于人的执行。现实中“区域绿地”的划定工作进展并不如意。2009年2月,广东省建设厅召开了“区域绿地”工作专家座谈化。这是“绿道”在广东的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通过建设“绿道”推进生态廊道保护的构想。那天在第一次阐述这个想法时,我想到的是,如果“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是这个时代的逻辑的话,那我们为什么不在绿廊中修建慢行道,把公众引入绿廊?让绿廊在市民的使用中得到关注,在关注中得到保护!

随后,“绿道”的构想进一步发展成为“珠三角绿道网计划”。2009年11月24日,广东省委高层在听完住建厅的汇报后,做出了用3年时间建成的决策。这真可谓富有戏剧性,从当初的“生态敏感区”到“绿道”的概念,历时整整15年;但从“绿道”的概念到“珠三角绿道网计划”却仅费时9个月。或许,这就叫切合了时代的诉求吧。

珠三角的绿道网计划,体现了3个方面的创新。首要方面是生态保护方式的创新,把保护与宜居建设及发展方式的转变相结合。其次是地方发展方式的创新,区域基础设施的供给首次拓展到与生态相关的网络建设。第三是城市开放空间建设的创新。就第三点而言,具体又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扩大了城市绿地系统的内涵。如果说从“公共绿地”到“公园绿地”是一个进步的话,那这个进步有它的局限性,因为它依然在城市用地的圈子里打转。绿道建设的提出,则把城市开放空间的供给拓展到了城市外的广阔乡野地域,通过可达性和开放性的提高,使城市周边的绿色空间成为城市的开放空间的组成部分。有利于打破城与乡的空间分离,促进城乡一体。其次是通过复合使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传统的“公园绿地”以游憩功能为主。但现代人的“游憩”方式和目的有很多,不可能都用建设专门的公园绿地来予以满足。绿道建设通过在田野、山地和水系原有的用地功能上复加游憩功能,既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也不损害土地的原有使用功能。

如果说“绿道网计划”使“区域绿地”的线性网状绿地得到了实施,广东规划人15年的梦想有了初步实现的话,那么,块状的“区域绿地”斑块则依然还是在图上。分布于珠三角城乡间的“省立郊野公园”是规划人梦想的下一个章节,希望那不会等得太久。

 

绿道 绿网 绿城

司马晓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绿道,是源于“Greenway”的舶来词,指的是一种供人步行、骑行、游憩的线形绿色开敞空间,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生活区。但绿道本身却并非舶来品,它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乡间小路、丛林幽径、公园步道、上班上学路上的单车道都属于绿道的范畴。也许是它太过寻常,也许是它掩映在丛林之中、绿树之下,我们常常忽略了它。广东省和深圳市建设绿道,并将绿道编织成网,链接城市与自然,串联都市与乡村,意义非凡。

人类文明的发展催生了城市,人们在城市中聚集、创造、生活,谱写了辉煌灿烂的城市发展史。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我们时刻都在关注城市的变化。大家都会注意到一些不好的现象:在我们的街道越来越宽阔、建筑越来越漂亮的同时,城市拥堵却日益严重、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户外休闲空间越来越匮乏,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我们认识到,是对待城市的价值观有问题。城市不是建筑与街道等构成的物质空间,她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她有躯体、有思想、有灵魂,她会呼吸、会成长、会生病。所以,我们应该透过物质空间,更多地思考城市的生命机能问题,这包括了城市的活力、成长性、是否健康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应从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寻找。

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老子曾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倡导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恩格斯也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回顾改革开放的这30年,珠三角纵然取得了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但反思一下,我们的城市病是不是更严重了?我们的天空是不是更灰暗了?我们的绿地是不是更少了?我们能否探索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发展模式?虽然我们的总体规划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宜居城市的目标,但目标的落脚点在哪里?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已越来越关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低碳交通的问题,研究了许多课题,深圳市还出台了《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编制了《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深圳特区步行系统规划》、《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等等。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希望能更好地融合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虽然建立起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区域的边界,但人与自然的隔膜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城市中高污染高消耗的生活方式还在延续。绿道的规划建设却能很好地起到链接城市与自然的作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的便利,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为低碳交通出行提供了更好的选择。我们认识到,绿道建设并非平常的建设工程,而是打破人与自然隔膜、调理我们的城市机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契机!我们正是带着这样的愿望参与了广东省和深圳市绿道网规划与建设。

为了更好发挥绿道网改善生态环境、提供观赏休憩、建立低碳交通路径的作用,深圳市绿道网规划首先制订了“因地制宜,系统协调,特色凸显,以人为本”四个基本原则。规划详细调查了现有的村道、山道、游径、单车道,通过巧妙挖掘各种现状空间潜力,将其串联完整,形成 “区域、城市、社区”三个绿道层级,建立起总长2000km、“四横八环”结构的网络覆盖全市,并通过区域绿道与广东省其它城市实现无缝衔接。通过串联全市1000多个历史人文、滨海风情、城市活力、滨河休闲、山海风光等特色鲜明的兴趣点,实现生态保育、游憩健身、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科研教育、发展休闲经济等多种功能的有机结合。考虑到绿道使用的便利性和吸引力,沿途还因地制宜地设置了50个驿站,为人们提供休憩、租赁单车、医疗救护服务。绿道规划时,不仅要连接成网,还要彰显深圳的优美的山海环境,因此深圳市绿道还规划为“山海风情、滨海风光、城市活力”三种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进行有特色的设施配置和景观塑造。

全省和深圳市的绿道即将建成,不少建成的路段已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和户外活动爱好者来徒步和骑行,我们的美好愿望将很快变成现实。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随着广东省与深圳市绿道网的建成,希望我们的城市能让人们读出她建设发展绿色城市的不懈追求,能读懂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梦想。

 

绿道推动城市更新

叶枫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副总景园师

珠三角绿道建设正在广东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毫无疑问,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对于城市品质提升、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休闲均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目前绿道建设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贯通成“网”,对于像深圳这种高度城市化、高密度建设的地方绿道选线会面临巨大难题与挑战。不过我相信在广东省、深圳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凭借各方通力协调合作一定会打通“绿道网”。但绿道建设并不应该在两三年内就画上句号,它应从“运动化”转向“常态化”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旷日持久”地考验各地方政府的关心、耐心与细心。

绿道要被广大老百姓喜爱、接受并乐于使用,身在其中“发现城市与自然之美”,才能发挥其各项功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后绿道时代”应更加关注沿线的城市区域复兴,例如城市滨水空间、街区、旧村改造、工业区改造等。美国休斯敦的绿道网规划就将布雷斯(Brays)河防洪改造体系纳入进来统一考虑,提出了市政、环境、文化和实施策略等多方面的规划解决方案,在有效减少洪水泛滥的同时,满足城市休闲空间、栖息地保护、美观、文化内涵提升等各方面需求,建立了高质量的区域开放空间的联系。洛杉矶市政府也在着手改造洛杉矶河流域,希望将原本丑陋、社会问题聚集的河道区域提升为城市的宜人空间,使之成为振兴社会经济和城市扩展区绿化的重要一步。据评估,新的发展规划为相邻5个社区增加从27亿美元到54亿美元不等的收益,提供11000到18000个新工作岗位,年税收增加有望达到4700万美元至8100万美元。由此可见,绿道可成为城市更新的“发动机”与“催化剂”。如果深圳能以绿道建设为契机,对深圳河、布吉河、福田河、新洲河、大沙河等滨河空间进行彻底改造提升,有效结合市政排洪、市民休闲观光健身、商业等功能,正如韩国首尔清溪川河道改造所发挥出来的巨大效益,深圳将散发出更大的城市特色与魅力,为市民提供更高品质、更多内涵的生活体验。

绿道不是一项独立的园林建设工程,它与城乡发展密不可分,应综合研究绿道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目前深圳的土地利用已接近极限,必须盘活大量存量土地资源。据统计,2005年至今,深圳市已实施完成拆除重建类和综合整治类改造项目80项,涉及改造用地总面积约7478亩(498.5hm2),累计投资约186.4亿元。除已实施项目及统一开工项目外,深圳市目前另已批准规划的城市更新项目47项,总用地面积7259亩(484hm2),建设用地面积5444亩(363hm2),规划批准建筑面积2100hm2。预计在今年内,还将有一批项目陆续开工。全年改造用地总规模可达4.25 km2。城市更新不等于“翻新”,如此巨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完全有可能在迅猛的建设大潮中再次呈现各区域相互独立、缺乏联系的态势。而绿道网络能为这些更新区域注入新的活力,营造一个包括土地利用、绿色空间、道路、公园、林荫道、滨水空间等内容的综合框架。绿道能反作用于城市规划与建设,通过多功能混合区、高密度土地使用集约利用土地,将“挤”出来的空间致力于开放绿地、广场、林荫道的建设,让绿道与社区共同发展成长。

希望绿道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如1987年美国总统委员会的报告中所说:“一个充满生机的绿道网络……,使居民能自由地进入他们住宅附近的开敞空间,从而在景观上将整个美国的乡村和城市空间连接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一直延伸至城市和乡村”。这张绿色之网在城市中无所不在,散发出的无限生机与活力将无形中提升整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0第6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