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广东惠州西湖风景名胜理法浅论

Landscape Theory and Method of Guangdong Huizhou West Lake Scenic Area

梁仕然
LIANG Shi-ran

摘要:惠州西湖位于古惠州城西,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颍州西湖齐名。借助古籍文献如史籍、地方志、诗文、考古成果和图像资料,辅以实地考察、测绘等研究方法;以古代风景园林理法之“相地”、“明旨”、“治山理水”等程序对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进行分析。湖具有:供水惠城、蓄纳洪水、军事设防、兴农旺渔、维持生态和风景游览等功能。古人在修筑拦水堤、城墙和路堤的过程中兼顾了水域形态整治和局部景观的塑造,从而奠定了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山水间架。归纳总结景点的造景手法,核心是“因借”,即凭借自然、人文因子造景:主要有借山、水的“三远”造景,借烟雾、方位朝向和借植被花果之色彩造景。

关键词:风景园林;风景名胜区;评论;古典园林;借景;西湖

Abstract: Huizhou West Lake is located in the west of the ancient Huizhou City. It used to be equally famous to Hangzhou West Lake and Yingzhou West Lake. With the ancient documents such as history and local records, poetry, archae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images, as well as local investigation and mapping, this paper analyzes Huizhou West Lake Scenic Area though the traditional landscape analysis programs such as “investigating the landscape elements in the site”, “establishing the design purpose” and “modeling the mountains and water”. It finds out Huizhou West Lake provides water supply for local residents and functions as an important area for flood control and fortification. It benefits the local agriculture and fishery, helps to maintain the eco-system and offers recreation opportunities for residents and visitors. When the ancient people constructed the embankments, walls and causeways, they considered the water form restoration and partial landscape creation, which laid the basic landscape structure for Huizhou West Lake Scenic Are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at the core of landscape approach for Huizhou West Lake is “Yin Jie”, which means a landscape is created based on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elements of the site. Moister and fogs, orientation and colors of the flowers and fruits can be used to create landscapes for waters and mountains.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cenic Area; Review; Classic Gardens; View-borrowing; West Lake

惠州位于广东东南部,古代曾称为循州、祯州。“惠州”一名则始于北宋[1]。惠州西湖位于古惠州城西,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颍州西湖齐名。南宋诗人杨万里曾有诗曰:“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与罗浮”[1],所指的就是这三大西湖。此外明代理学家薛侃曾赞曰“海内奇观,称西湖者三,惠州其一也”[2]。民国时水域面积尚有226hm2。然而在20世纪50-80年代湖区迅速衰退,1987年时水域面积仅122hm2,直至近年才有所恢复。

1 相地合宜,构景得体

惠州古时有“汉之名郡,越之沃野”[1]之誉,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地“层峦叠巘,列峙屏垣,广泽双江,汪洋周护”[1]的山水条件(图01)。纵观西湖及惠州周边天然山水地形,总体而言是西南高,东北低。湖北面20余里有象山,为罗浮山山脉的中段。湖东面属东江冲积平原,座落着惠州市区,这里地势低洼,海拔仅11-13m,相对高度5-10m。而湖的西、南则有群山围绕,有游龙山、紫薇山、西山、凤山等丘陵山地,海拔为40-60m,而更远处的高榜岭和红花嶂海拔分别在200m和300m以上[2],为西湖提供了重峦叠嶂的天然背景,远山雨雾缭绕。广东主要河流之一的东江及其支流西枝江横过其中,把城区分为三块,位于桥西的惠城区古代长期为府治所在。西湖则位于惠城区与西南部延绵的丘陵山脉之间(图02)。根据地理勘测结合史料,西湖形成之前为山麓与城区之间,长期受到山洪冲刷而成的洼地[2],洼地的形成提供成湖的条件。“水得地而流,地得水而柔”,山林承降水后流入洼地,顺山麓地面自然成湖。

北宋名臣余靖在《惠州开元寺记》中描述了当时的惠湖景象:“重山复岭,隐映岩谷,长谿带幡,湖光相照”[1]。而清代人文人对“三大西湖”的品评同样有助于我们“相地”。有曰:“楼台亭榭,寥寥不及杭湖之盛,顾丰鳄相连,溪谷幽深,殆胜于杭湖片水,一览可尽者也”。还有曰:“西湖各有妙,此以曲折胜”[5]。可见,惠湖具有“幽深”、“曲折”的特征。在古人眼中,就山水架构而言,惠湖是比杭、颍都优越的。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古人相地明确地宜所在,因借地宜造景(图03)。

2 明旨开拓,有的放矢

古代惠湖湖底较高,若不以人工蓄水,水面只能是很小的[6]。北宋时州守陈偁就“领经画,筑堤截水”[1]以蓄湖,以至水域“广袤十里”,作用是兴农旺渔,百姓“取其利者众,其施丰矣”。此外惠湖还能蓄纳山洪、防洪济旱,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春夏汛期山洪对惠城的威胁;同时充足的淡水又可提供惠州城区居民生活用水,解决“地皆咸”[1],城内井水不宜饮用的难题。甚至可以舟代车,便宜出行,形成入城出江的水上游览路线。惠湖的建设使惠州由西至东维持着”山-湖-堤-城-江”的多层次山水城市格局,明代引水入城又有维持自然生态水循环的作用。据明代叶萼的《全湖大势记》陈述:“郡城三面滨江,一面临湖以为险”,“向使此壤不湖,万兵可屯,为受敌之地”,“然后知湖果不可废如此”[1]。从历史记录看,惠州城在封建时代确实多次因为西湖存在而免于敌军的屯军、进攻,因此惠湖又起到城防的作用。总之,惠州西湖的作用是综合的。

3 理水治山

“山因水活,水因山秀”。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以治山理水为本,同时构成胜境,为“景以境出”创造了物质基础,为“因山构室,就水安屋”打下优美的地形基础。[6]惠州西湖原本就有天然山体地形,只需适当理水,间架自成。水因谷成湾,遇埧成湖,自成“聚则辽阔,散则潆洄”之势并具备水之三远:阔远、深远和迷远。水体的轮廓因堤堰而定。依据不同的功能堤可归纳为三种:控泄湖水堤堰、路堤和兼顾防洪的城墙。这些筑堤工程最为可贵之处是它并没有被做成一项单纯的水利市政工程,而是结合了风景营造来考虑。

3.1 承水蓄湖,筑堰拦水

北宋治平三年州守陈偁建成平湖堤。堤“东起中廊,西抵天庆观(即元妙观),延袤数里”[1],从此改变了汇于惠湖的山溪水付诸东流的状态。在堤上“中置水门备潦,叠石为桥于其上”[1]以泄水。桥名拱北,为五眼拱桥,实为水闸。后来明代还在桥上建迎恩亭,远看就如风景建筑一般。这种处理方式与承德避暑山庄的水心榭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植竹为径二百丈以固堤”,也就有了植被景观。工程既满足水工和交通的需要,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景观效果(图04)。对此,清代潘耒有诗云:“层层堤束水,只放一桥通。不睹排山涨,安知砥柱功?舟移银汉上,人醉锦屏中。不尽观澜意,相将踏卧虹”[8]。

3.2 城墙和湖岸治理

惠湖东岸的平面线形基本由明代城墙(防洪堤)所确定。为顺应地形,明初扩城墙时,城墙的布置不得不取弯弃直,然而湖东岸却因此获得了自然舒展、收放有度的平面线形。城墙的修建兼顾防洪,并结合城市供水和景观营造。城墙西移时把部分原属湖东的水域划入城内,修筑改造成城中的百官池(鹅湖)(图01、04)。可输送西湖水经涵碧关进鹅湖,停蓄澄清,任由城内居民汲取饮用。在湖水供水线与城墙相交处设水关,建水关城门一座。后来道光年间整治鹅湖,挖淤泥、修石岸、荫以垂柳,关上建涵碧亭一座,题关“廉让之间”四字,取意南朝宋时,梁州范伯年“居泉廉让水之间”。景观完善,独立成景。城内余水则排至西枝江。为方便水上游览,在其上安排了通舟路线,湖上游人可乘舟通过涵碧关入城出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城市供水排水系统和水上游览系统[7]。

3.3 路堤

惠湖北岸至南岸水域纵深达2 500m,若不作处理,易失之单调。交通堤的设置不仅成为“惠人入山之路”[8],还起到分割水面空间的作用。由北向南放眼往去,远处堤网相交,反能让人感到水之深远。主要的路堤由北至南有苏堤、陈公堤、甘公堤等。苏堤据说是当年苏东坡“捐腰犀以昌其役”而筑成,南宋人评论其风景作用曰:“筑堤建桥,意者导湖山之胜,据登览之会,以成此邦之伟观。”[8]

4 巧于因借——惠州西湖的造景手法与“八景”

山水间架既立,湖区自得其山水胜景。古人造景讲求“巧于因借”、“得景随机”,惠州湖风景名胜一切理法之精要在于“因借”,即凭籍自然或人文因子造景。惠州西湖有“八景”之说,但实际上好景远不止“八景”。景点融诗入画,以诗情画意造空间。归纳其造景特点主要如下:

4.1 借山水的“三远”造景

惠州西湖“溪谷幽深”、“以曲折胜”,自然条件优越,不同山体水域有不同形胜。当地名山有丰山、西山、孤山、黄塘和飞鹅岭等。于是古人利用山和水的“三远”造景。惠州西湖代表性的佛塔——泗洲塔,为楼阁式7层砖塔,高37.7m[5],塔顶为八角攒尖式(图05)。其所在的西山本身就如半岛般嵌入湖中,三面被鳄湖、平湖、丰湖环绕。山的主要立面正对平湖,在此立塔,气度自然开阔,并可以环顾八方,控制湖区全局。除个别较幽深的地段外,湖区大部分地段均能获得塔景。“雁塔斜晖”为“八景”之一。与杭州西湖雷峰塔相比,泗洲塔体量较小,但这应是古代匠人刻意为之,因为这对于湖面的尺度而言最为合宜的。东岸明月湾距塔距离约为730m,视距比约为1:20,属于远距离观赏。加上塔所在地形实为西山尽端一岬,可三面环水。从湖东岸远眺,如湖上浮碧,遥不可及如仙岛。隔湖望塔时觉得有“旷远”的效果,与北京北海公园的琼华岛和白塔有异曲同工之妙。后来的文人都并不约而同地以海上仙境来比喻湖塔关系:如清代邝开曦《登丰湖浮屠绝顶》诗:“恍惚林遮苏子宅,依微钟起梵王宫。何年月日观沧海,杯水潆回大块东”;姚子庄《雁塔斜晖》曰:“夜半天鸡惊月白,海门潮其一高峰。身住蓬莱第一峰,恍疑人影下寰中”。足以说明对塔体量的控制和对山水尺度特点的利用是合理、有效的。此为借山之“平远”和水之“阔远”造景(图06)。

也有景点是借湖的“深远”、“迷远”造景的。平湖东南至菱湖西北,鳄湖西南至平湖北岸两视觉纵深分别约2 000m和1 400m。古人在两轴线相交的孤岛上设亭,名丰渚亭。岛虽然面积不足2 000m2 [5],但处于三湖交接之处,往东眺望可饱览平湖的辽阔,视线可达东岸的明月湾、红棉水榭;往西看则面对游龙山,可见水面流经横槎桥,达菱湖西端再分为三股延伸与不同方向,有迷远之感;如于岛上往西南鳄湖方向看,又有阔远、幽远的效果。

古代元妙观有楼阁式建筑,若登楼往正南方远眺,可发现西湖另一视轴——经芳华洲、点翠洲、西新桥、浮翠洲以及丰湖、南湖各桥堤,视线可达2 500m以外的南湖南岸。古时南湖堤网密布,一派水乡景象,远观之有“迷远”的效果。

此外,古榕山腰的古榕寺和丰山南麓的永福寺是利用山体丘壑的幽森“深远”烘托出佛教园林效果,有欲扬先抑之妙;心远地自偏,“洗肝亭”则是借黄塘半岛三面环水的地形来营造苏轼诗句“江月对我心,江水洗我肝”的意境[7];类似的还有孤山上的六如亭和朝云墓,也是以环水山岛脱俗,不与“尘世”接壤而成禅意。

4.2 烟雾成景

“十二景”中的“西新避暑”所在地披云岛,是当年苏东坡常游之处,从诗人留下的诗句“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7]可见当时岛上环境的优美,让人留恋了“三日”还不够。岛名“披云”,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所谓的“云”,事实上是蒸汽雾。在平日清晨或晚秋早冬时冷空气流过较暖的水面时,水蒸气因冷而形成雾。在特定时分四面八方均为雾气所围绕,彷如云中之岛。

烟霞桥所在的烟霞堤连接西山北支和对岸丰山。古代惠湖著名的准提禅寺和永福寺分别座落于两山上,只有一水之隔。桥立水上,在特殊时分因蒸汽雾的作用而显得雨雾缭绕,似有烟霞。加上丰山和西山各自三面环水,临接两湖,山水形胜似乎不与俗世接壤,桥上“烟霞”的特点很符合宗教景观所需的氛围。

云烟弥漫,景在虚无缥缈中。以上两例为借烟雾造景。

4.3 借方位朝向成景

有些景名或建筑题名则是以自然景物为对象,表达文人的自然美学观。例如落霞榭,建筑所在岛屿百花洲(图07)位于平湖东北岸,从此处眺望正西、西南、正南方向,视野开阔,惠湖由北至南的主要景点尽收眼帘,是观赏惠州西湖全貌最为优越的观景点。近可望北岸的元妙观。若从榭向泗州塔眺望,距离约720m,塔连基座高不足38m,视距适中,构图合宜,“雁塔斜晖”等景致尽览无遗;远眺西山准提禅寺、丰山湖山胜览亭分别约980m、1 100m。山气日夕佳,落霞长吟红。清代卢挺有诗描绘此景云:“四面山光抹落霞。”而江逢辰则有比喻此景为:“颇似黄楼看晚潮。”[7]地点与座东向西的方位决定了此地建榭宜观落霞景致。澄心亭的布局刻意选址于视野相对拘束的元妙观东园,并采用座西向东的朝向,目的是背道观隔水望惠城,使人体会到建亭者所云“风花雪月休题品,兀坐空嗟尘世忙”的心境,达到“澄心”的效果。此为借朝向、方位造景二例。

4.4 借植被花果之色彩成景

花木情缘易逗,园林意味深求。西湖中有些景点是借自然花木之色彩来造景的,例如八景中的“桃园日暖”和“荔浦风清”。“桃园”之所以“日暖”更多的应该是强调一种心理因素,即桃花色泽给人暖意。《诗经 桃夭》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以“灼灼”来形容桃花,是描绘盛烈、炙热之感。吴融的《桃花》曰:“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10]就直接描写了桃花的“红”和“灼”和“春融”的联系。故桃花给人的是艳丽炙热的视觉效果。单就“桃园日暖”景点本身来看,是借桃花营造的是一种春意融融、热烈的景观效果,是以色温的角度来观赏。桃园西有桃花溪,溪附近的栖霞寺可“闻名心晓”,“栖霞”显然也“借景”桃花。古名“栖霞”者,往往与桃花有关,以“霞”比喻“桃花”。故惠湖的栖霞寺和桃花溪、桃园是互为借景。寺庙建筑借桃花造景,同时又点缀了桃园景观。“荔浦风清”一景也是同理。

5 结语

沧海桑田,上述不少景点如今已不复存在。但古人通过结合水利、市政工程,以诗画创造空间的手法,使惠州西湖成为独具岭南特色的人文写意风格自然山水风景名胜区,并具有蓄洪、供水、城防等多项功能——这值得我们去研究、借鉴。

致谢:

本文是在博士生导师孟兆祯教授、院士的指导下完成,在此表示真切的谢意。

注释:

①见清代邓承修《奏请浚湖疏》。

②康熙《惠州府志》列为八景;清吴骞《西湖纪胜》列为十二景;此后又有十四景、八景、十八景之说,见惠州市园林管理局.惠州西湖新志[M].1995.第一章。

③六如亭位于朝云墓前,墓葬北宋苏轼妾王朝云。清代以前孤山四面环水,见清代吴骞《惠阳山水纪胜》。

④图01作者改绘,原图引自光绪《惠州府志》;图02作者改绘,底图引自网google.com/earth/index.html;图03作者根据实测图和文献记录绘制;图04作者改绘,底图引自《西湖纪胜》;图05-07作者摄。

参考文献:

[1](清)刘溎年.惠州府志[O].清光绪七年.国家图书馆藏.

[2](清)章寿彭,陆飞.归善县志[O].清光绪十三年.国家图书馆藏.

[3]黄德芬.惠州西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

[4]吴仕端.惠州西湖艺文丛谈[M].惠州:惠州市文化馆《芳华》编辑室,1983.

[5]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简史[M].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6]张友仁.惠州西湖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7](清)钦定广群芳谱(清康熙四十七年刻本)[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5.

作者简介:

梁仕然/1983年生/男/广东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博士生(北京 100083)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2第3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