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学校寄语

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吴斌教授访谈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WU Bin, CPC Secretary of BFU

采访时间:2012年7月10日
采访人:刘尧 庞瑀锡

《风景园林》:吴斌书记,您从1978年入校至2004年成为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在这些年中,园林学院也正经历了一个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程。从最早的城市及居民区绿化系、园林系,再到全国第一个园林学院,您如何看待这30多年园林学院的发展变化?您认为目前园林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吴斌: 这几十年来,最大的感受是园林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正逐步体现,园林元素已经渗透到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园林不再仅仅是栽树种花养草,环境绿化。园林行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强调文化建设的大形势是契合的。几十年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教学目标和宗旨都没有改变。园林学院一直是我们学校的一面旗帜,受到学生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记得2004年我回到学校,去拜访孟兆祯先生。在向孟先生请教时,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园林人,首先应当是一个艺术家。园林人根据自己的艺术修养与艺术品位,去发现自然之美,然后创造人文之美。这是一个艺术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琴棋书画应该是基本功,诗词歌赋是自我学习的基本要求。园林人必须要有一种内涵,这种内涵不是功利的、肤浅的,而是沉淀下来的一种深层次的塑造。其次,应该是一个匠人,除了发现美,还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去创造美,这就是所说的基本功训练。最后,还应该是一个思想者,能够引领整个社会对自然的关爱,对美的追求与欣赏。这样才能使我们自己作为一个学者、工程师、设计师,始终有一个理念贯穿在作品之中。

我们学校的园林之所以得到社会的承认,是因为我们一直坚持研究如何让创造的东西与自然高度的契合、融合。学校的几代学者,无论是陈先生(俊愉)、孟先生(兆祯)、孙先生(筱祥)、还是梁先生(永基),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传统文化底蕴非常的厚重,能写诗、唱曲、画画、篆刻,书法也很漂亮。我的基本的一个判断:这些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他们自身内涵的丰富与饱满,他们读的书、深入的层次,实际上是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贯通,所以,我希望我们学校的园林教育除了技能的培养,更多地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传统知识方面的训练。这点是我们现代园林教育的一个缺憾,可能我们对功能性的东西更加关注,而对学生心灵的塑造,哲学的、美学的,包括历史、地理、宗教的学习要求,还是少了些。

说到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除了教学、研究外,还应该向社会普及基本知识,提高整个社会认知水平。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对自然的关注与利用,就更加符合自然规律,符合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符合社会的基本共识。

这几年城市发展很快,去到中小城市和农村,大而无当的水泥广场,随处可见的罗马柱,给人感觉十分不协调和生硬,破坏了与自然的亲和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选择居所,会更多地考虑选择居住环境。人们越来越愿意离自然近一些,闻到泥土的芳香。我们做园林的人,应该建设能呼吸的城市,而不是水泥丛林,从城市功能角度出发,让人更加自然的生活在自然中。如何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交流起来相对方便的生活环境,是我们园林工作者的一个很重要的思考。

(未完待续)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教授访谈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SONG Wei-ming, President of BFU 

采访时间:2012年7月12日
采访人:刘尧 庞瑀锡

《风景园林》:宋校长,您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的一校之长,在现代化大学的建设过程之中,有哪些好的办学理念和想法?

宋维明:对于办学理念,首先要有一个基本的思考,为学校的发展方向确立一个大目标,就是“国际知名,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其次,真正的办学理念不是光提出目标,我们现在更多是在设计一套路径,做一些实在的事情去实现目标。

我们要达到国际知名,国际知名是什么概念?比如我们园林学院能够连续获得国际设计竞赛大奖,那么这个人才培养的平台就达到了国际水平,在国际领域被同行所认可,被大家所熟知,这就是国际知名。但我们不要求学校的所有学科都达到国际知名,一个合理的学科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式:有基础学科、有应用学科、还有前沿学科,重要的是要清楚我们要什么样的学科去国际知名,我们希望首先是塔尖上的学科国际知名,然后再向下辐射到支撑的基础学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建设一个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学科结构,这是我们学校今后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比较突出的一个任务。

目前,园林学科已经建立起一个高地,为了巩固这个高地,我们就要通过师资队伍、硬件条件以及教学空间等方面来提供保证。其中首要是师资队伍,如果队伍问题不能解决,没有一个能够把学科提高到高水平、高层次的带头人,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我们的学科是空话,我们的发展更是空话。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调整和规划。学校中类似的问题有很多,我们要一个一个去寻找解决的路径。不去想、不去做,原来属于我们的高地,也随时有被别人占领的可能,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除了寻找路径,另一个就是准备采取怎样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我想我们必须是开放式的,强调自主式的。学校内部要实现一种模式:以学院为主体,自主办学,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的任务则不仅仅是管理,更重要的是服务。将权利交给学院,让学院针对自己发展的需求和要求来进行结构调整、队伍建设、资源配置等等。从而各个部门环节都建立起一个紧密衔接的沟通机制:使得各知所需——我能做什么,你能帮我做什么,保证信息的畅通,最终资源整合,互相服务。这是一种理念——自主办学,开放办学。通过这个才可能把队伍建设得更好,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

(未完待续)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2第4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