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新时代的风景园林主旨报告(一)

by and Oct 27, 2018
by 钟乐 and 钟鹏 Oct 27, 2018

2018年10月20-22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贵州省风景园林学会、贵州省风景名胜区协会、贵州省公园绿地协会、贵州大学、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

本届年会主题定为“新时代的中国风景园林”。本次会议就时代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新问题等进行深入研讨,明确新方向、新目标、新任务。会议邀请了孟兆祯院士、James Hayter教授、施奠东先生、李保峰教授、张启翔教授、李雄教授、张剑研究员8位国内外专家作大会报告,本文为大会主旨报告摘要。

 

大会报告1:传统园林融入美丽中国创新发展

报告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教授

报告以《园冶》成书之乡扬州仪征所举办的江苏省园博会展园之一的园冶园“琼华仙玑”为例,分为“意在手先,明旨立意”、“化意为象、布局有章”、“因山就水,安阁起榭”、“兵不厌诈,景不厌精”、“山水敷绿,万绿丛中些许红”、“放眼美丽中国,创新必在其中”等部分,以明旨、相地、借景、布局、理微等设计理法为切入点,分析并总结了“琼华仙玑”园如何巧于因借、汲古创新,做到山水相映、景面文心,实现了将传统园林融入美丽中国建设和创新发展之中。

美丽中国建立在锦绣河山的天然物质基础上,它能唤起中华民族的主观能动性,它的目标是建设生态良性循环、风景清新美丽、广大人民乐于邀游其中的乐土。美丽中国是持续发展、无尽终点、与时俱进的宏志,集中了人民的心志。我们要把集零为整的宏图,化整为零地在平常的设计和建设中贯彻。古语说:“大事成于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中国的根和灵魂。中国传统园林一经纳入美丽中国,就必然包含了创新发展。中央号召我们瞄准世界先进水平的方向。从高原攀上高峰,个人力量有限,而集中的合力便能体现出我们的综合国力,每个个体都不是孤单的。这是我们的自信之本。

作为一名园林规划设计的教师,无论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或科学研究的水平,都必须以敢于担当的精神承担众望。我们与苏州园林规划设计院有合作协议,贺凤春院长转致为江苏省园博会设计扬州仪征室外展园的邀请,我欣然接受。这将是我长夜难眠的压力,这就用得上敢于担当了。

从意到象的飞跃是籍“迁想妙得”完成的。迁想在文学中是“比兴”,借乙言甲,在园林中则是第一要法“借景”。以诗会意,“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以山水媚道,要塑造诗意山水之境。有境才有“景以境出”的景了。以人工塑造自然山水,因而是遵循“境由心造”的传统进行的。项目用地是水库下游云鹭湖中一个风水宝岛,面积约为六公顷。业主给我们优厚的设计权,只要留住公共通道和保持全园理想的联系,其余的随便我用。这是湖中有岛、岛中有湖(人工鱼池)的江湖地,但地形平坦无起伏,缺少高下、俯仰和向园外借景的境界。显然,场地基址的自然资源再优厚也无法天然成为尽如人意的展园,还必须发挥“景物因人成胜境”的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江湖地丰富为江湖山林地,作为美丽中国的组成因素,作出生生不息和尽可能美的展园。

境立景兴,山水间架既立就着手建筑布局了。建筑在用地面积中所占不多却有眉目的作用,入门来首先请出敬哲亭,前置牌坊门洞将亭置于焦点当门对户托出,牌坊联曰“山鼋庶游平添画意,云鹭仙航共缀秀图”。亭起于小阜,效兰亭之式,傍有挺峰石相佐,铭刻“园冶成书之乡”,醒目亭联“计成乃人师,园冶为世范”,亭内将《园冶》名句概括性地展出。亭子周边松竹梅众相致敬,此亭体量精小,符其功能为纪念性,重标识而不重于体量大,自环境左呼右应地展示显要之地位,是为造园章法之“起”。文章发端是重要的,下面如何来承接呢?

江南园因水乡而用航,而今感召同舟共济、振帆起航而自成意境,航往何处呢?要把黎庶大众引向美丽中国的仙境,故榭名“云鹭仙航”,舫联曰“山水庶游独赏画境,云鹭仙航同餐秀色”,

乌篷顶吸取了江南水乡乌蓬船的特色,鉴于白天遮日晒,夜来乘凉风之需要,拟研究昼挡夜开的机械设备。居舫可近对主景水榭,远仰城台琼花和高阁,从敬哲亭把景色引申展开。“承”者,承前启后也。

从“承”到“转”,空间性格有很大的变化,各景皆可进入滨水,形成空旷、前瞩后仰、多方位成景和借景的作用。瑶池中“砥柱中流”特置石峰昂首挺立在浪由水涌的波涛中,展现对担当精神之感召。动里树静,孤峙无依而又融于接受奔趋的环境中。

剧最后一出戏称大轴。大轴前一出称压轴。水榭犹如压轴,台阁尤如大轴,相辅相承,俨然一体。由“转”至“合”,地形朝西北渐起。土山托城、从城起台、双亭起势,寓意天地之间,据峰为阁,这一系列的建筑布局把琼花敬奉到云端。阁得水榭而登,榭依高台而有所倚,平远榭展,高远阁睇,起翘平滑远伸而后上扬,加以青砖小瓦,粉墙栗柱,为人熟知的扬州风韵沁人心脾,全园变化的景色回归一体,仪征古东城门壮阔之境得以重温。园路循“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的理法,除敬哲亭有短轴线处理外都自然式布局,主路三米,支路一米五,交叉路口昂达,纵坡8%以上设踏跺。路不切割完整地形,顺地势上下自然宛转。于是,在自然山水中因地制宜兴造一台、一舫、一榭、一阁,全园之景丰也。

 

大会报告2:新时代的中国风景园林(China in the New A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报告人: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主席James Hayter教授(清华大学副教授郑晓笛为会场同步翻译)

风景园林的作用在扩大,设计有能力改变世界。这不仅仅是做一个项目,更是项目如何影响变化,以及项目更广泛的潜力是什么?在这个不断扩大的领域,风景园林致力于寻求以目标为导向的城市设计范例到创造城市范例的改变。通过探索城市生态系统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和将风景园林拓展为一种组织力量,风景园林师正在重新思考和挑战我们构建人居环境的途径。这种综合和统一思想成为关注的前沿焦点,使得风景园林师渴望创造出丰富日常生活的城市景观。我们的角色是创造一个本质上是城市的地方,而不是那些使我们试图逃离城市生活压力的地方,也不是那些可以逃到我们城市的地方。James Hayter教授用报告介绍了IFLA的主要工作、进展和国际风景园林的新形势,并诠释了新时代的中国风景园林。

自打我成为了IFLA的主席,经常有人会问我现在风景园林师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有些国家的设计人员感觉风景园林这个行业好像不是那么显性,作为职业而言,风景园林并不那么重要,我完全不同意上述看法。我觉得风景园林师是最重要的职业之一,正如这三个最近在美国落成的项目,全部是在曼哈顿,都是由著名的风景园林事务所完成的。

我简单的介绍一下IFLA这个组织,IFLA一共有74个成员国,分为5个大区,中国的CHSLA也是成员之一。非洲是现在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区域,但其实非洲的风景园林师们的实践活动和我们并没有大的差异,所以他们的风景园林师所需要的训练和面临的挑战和我们也都是类似的。IFLA最重要的活动是组织每年的年会,2010年的IFLA年会是在中国苏州举办的,下一届的年会将在挪威的奥斯陆举行,它的主题是“共同的生活,共同的场所”。风景园林师的价值现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和建筑师间的差异。很多学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学位都是在建筑系颁发的,但这并不合理,因为建筑更多的是针对物体(Object),它更像一个个体,有很强的艺术性但与整个场地的联系是脱离的,而风景园林师的工作必须根植于场地,因为风景园林师们所工作的对象是正是这种活的生命系统。在这里必须要给各位传达一个重要的信息,特别是之前孟先生讲了中国风景园林的传统和历史,如果我们在世界上所看到的景观都是没有当地特质的同质化的景观,那将是个非常遗憾的事情。如果不了解场地的历史和传统,我们就没法负责任地规划设计,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必须摒弃现代的设计手法和材料,只是前提是我们的设计必须根植于这个场地。中国风景园林的传统在世界风景园林领域内占有不二的地位,所以中国风景园林师有着更重要的任务,即是将中国风景园林的历史和传统进行传播,惠及到更多、更广泛的国家和地区。希望大家可以到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风景园林的文化。

当前,风景园林的从业人员主要面临着以下5个方面的挑战:气候变化、食品安全、社区参与、健康和福祉、地域文化。

首先是气候的影响。澳大利亚达尔文城当地的报纸预测这座城市将成为一个鬼城,因为虽然城市新建了码头和进行了景观开发,但当地的人口却在持续锐减。城市中CBD的树木很少,所以在这里行走感受很不好,有行道树的街区体感温度为34℃,而没有行道树的街道则高达到42℃,热岛效应非常明显。达尔文和新加坡距离赤道的距离类似,所以它们的气候其实是差不多的,但达尔文的经济一直在衰退,而新加坡却一直在增长,这是因为三十年前新加坡政府已经开始种树。

其次是食品安全。现在英格兰的很多小区开始利用小区前的绿地自己种菜了,社区也开展了教孩子们如何种菜的活动。

再者是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居民真正拥有归属感。

第四,健康和福祉也是风景园林师所必须考虑的,比如在澳大利亚10个人中已经有6个人超重了。

最后,虽然风景园林师工作的对象是自然系统,但我们必须同样尊重地域文化。比如澳大利亚有非常独特的乡土景观和地域文化,但如果风景园林师只是将美国或欧洲的景观设计进行简单地舶来和仿造,则将极大地改变澳大利亚的乡土景观和地域文化,使地域文化无法显现,这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有必要回顾老奥姆斯特德的中央公园和翡翠项链,它们不仅仅是休憩的空间,更重要的作用是作为城市雨洪管理的重要设施。

接下来我将用一些实践项目展示对风景园林热点的理解。我们在实践中非常关注棕地项目,因为棕地作为高污染场地,它所面对的挑战和再利用过程中的可能性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这个项目的场地不仅在以前的生产中产生了大量污染,而且周围的电站也排出烟气从而污染大气。这一项目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我们必须限定在场地的内部进行场地污染的处理,而不能把这些污染外运转移到其他场地,以免产生新的污染地。因此我们对这个场地提出了再生的愿景。我们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基于场地的现状条件进行设计。

案例1:堪培拉滨水改造项目

原来场地的湖滨是非常不平整的边界,我们并没有把它去除而变成一个新的边界,而是以原有边界的条件为基础而进行设计和施工。木栈道在原来的滨湖边界上建成,然后成为新的开放空间。由于场地位于酷热而少雨的地区,因此项目中并未使用大量的草坪,而是用了一些无需太多灌溉的灌木,并且采用了一些透水的铺装。

使用适合于场地的材料非常重要。比如我们采用锈蚀钢板做了一座景观桥。我们并未采用传统的结构方式,而是使用了一种类似于飞机翅膀,或者皮划艇的结构。这个想法来自于我们风景园林师,而非结构工程师,因为结构工程师总想用最传统的方法来完成。在我们整个项目的十年周期里都采用了这个系列的材料,最后这个场地不仅成功了,而且在各种社交媒体上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案例2:南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棕地改造项目

第二个项目位于南澳大利亚的爱德拉。场地基址也是生产退出之后所留下的大量的废弃地,光是建筑屋顶的面积就达到了11公顷。我们首先研究了场地的历史。风景园林师应详细地了解每一个场地的过去,对于这个场地而言,它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移民到达之前的自然,其次是农业文明出现,最后是以汽车生产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场地的历史积淀很有意思,它在1950年代是被强调作为创新型农业的产地,当时种植了杏、桃等被新引进澳大利亚的作物,并在此处研究和培育适合本地气候的新品种。我们试图将这种创新的精神应用在场地的设计中。1960年代开始,这里便为三菱汽车制造厂。

在规划设计时,甲方希望把这个建筑拆除,但遭到了我们的强烈反对,因为再也无法创造出如此独特的场所。我们保留了建筑的结构,并把新的功能插入其中。试图与场地的历史文脉相承接的新功能包括新技术、高价值工业、创新型公司,以及和这些教育机构的联系。我们并没有马上开展总体规划,因为总平面图一旦完成,其实就已经立马过时了。因此我们首先建立的是一个面对未来五年到十年的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策略。在这个策略下,我们从交通、建筑和开放空间3方面来应对未来的发展和变化。这个项目成为第1个获得澳大利亚六星建筑的作品。这是一个跨学科的项目,除风景园林师外,还有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市政工程师等专业人士的参与,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整个大团队是由风景园林师领导的。我们保留了全部的建筑,然后把其中的一部分融入了城市森林景观中。建筑屋顶面积中共有8公顷被用来进行太阳能发电,足够支持1个郊区的电量。我们所选择的材料也反映了它的工业历史。建筑产生了自己的小气候,植被在这里长势喜人,而且在这里工作的人也可以保持健康。

我们非常珍惜中国风景园林师对IFLA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它不仅仅体现在历史上,而且现在也在持续不断地作出;我们还必须珍惜中国风景园林师对于全球的风景园林实践和更好的理解风景园林这个专业所作出的贡献。

 

大会报告3:关注场所,谦和建造

报告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李保峰

传统营造模式顺应环境、因地制宜。受制于有限资源和相对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工匠们针对地域气候和地形地貌,在解决庇护问题的同时,使得建筑形成了强烈的场所感和独特的个性。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能力大增,营造行为越来越藐视自然、忽视场所。技术的进步等于文明的进步吗?在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代,设计的挑战已不再是“能不能建成”,而是“该不该如此”!在报告里,李保峰用若干案例诠释“关注场所、谦和建造”的理念。

案例1:现代著名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作品

这个住宅选址在一个非常优美的环境,但是比较低洼,我们可以看到在冬天、秋天、夏天,这里的景色都很漂亮,可是有一年春季发大水,这个房子的一半的被洪水淹没了。这让我突然想到了孙悟空和如来佛的关系。你把房子选建在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使得房子和自然完全融为一体,可是你忘了更大的格局,也就是这个地方太低洼易发洪水,而这个洪水是不可抗拒的力量。

案例2:建筑大师赖特的流水别墅

我特别喜欢赖特的流水别墅,建筑师劈水而上,这也是一种态度吧。其实当时很多人反对流水别墅的建筑方案,说怎么能把建筑放到水上去呢?但是赖特坚持,他认为很多欧洲的建筑师来美国了,这是严峻的挑战,因此他一定要出好的作品。坚持的结果是建筑被建成了,但由于这个地方十分潮湿,因此也被叫做“霉居”,甚至还有山洪把建筑给破坏的情况。这其实也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你选了一个有特色的地方,但它从更大的格局来看是有问题的,我觉得建筑教育应该意识到这样的问题。

案例3:悬崖实验

这是我在四十多岁时做的一个悬崖实验,场地在一个大悬崖上,当时我非常自豪,想要把这个建筑做出来,甲方也挺高兴。但实施阶段时一算造价,太高了,甲方说承受不起,只能退到平地上做。对于这件事,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非常遗憾,但现在年纪大了反而觉得很庆幸,因为局部的掩体安全并不意味着整体的安全,人是无法抗拒更大的自然力的。比如核电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海啸来了,这就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了。

案例4:中船重工722研究所

场地基址正好有一座南北向的山体,我们被邀请在山体前做建筑。我们试图将山体与建筑相结合,因此把建筑做成看起来插到山体里一样。科学家可以从山上散步后直接进入三楼,还解决了建筑朝向和场地通风的问题。后来我们画了一个简单的图,画图是最简单、最直观表现设计理念的手段。由于我们的方案是贴近场所的规划,所以虽然图画的简单但是中标了。中标后,甲方给了我们很多时间修改细化。当修改好以后去汇报时,甲方说你们做设计的时候我们也没闲着,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这个山彻底推平了,你们可以做一个清清爽爽的设计了。(全场笑)最后的设计本来后面是座山,现在变成了一条路,其实我们方案能成立的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对场所的认知,后来场地被抹平了,所以我们自豪不起来了。其实这件事在现在这个时代特别普遍,人们在自然面前显得特别狂妄,但是我们传统的文化中好像不是这样的,我们的传统对天地格局、生产格局是非常尊重的。

案例5:大山里的建筑——王屋山

当时我们去现场有非常强烈的感受。70年前,毛主席在这里写下了“愚公移山”四个字。意指我们要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要坚持愚公移山的精神,绝不向日本投降。中国人的毅力是对的,但是把山移走是个问题。与挖山相比,显然搬家要容易得多。在“愚公移山”旁边有黄河小浪底水库,这也是人定胜天的产物,但现在对于大河筑大坝,已经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很多问题是当初所预料不到的。王屋山建筑项目的基址地形大致上形成4个台地,而我们的博物馆又是四个馆,于是我想正好可以将完整的大体量建筑打碎,使之成为四个小建筑,每个建筑都是一个场馆,每个场馆放在一个平台上,这样的话就基本不需要太大的改动就能实现和地形的统合,减少土方量,所以我们方案中标了。另外在现场踏勘的时候,发现基址现场还有一颗特别好的大树,如果大树被保留下来,将会使得建筑与环境更为融洽,而不那么突兀,因此我们将建筑后退以保留大树。这充分说明应该将场地上的植物尽量保留,而建筑是可以为了这个保留目标进行相应调整的。

案例6: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黄土博物馆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跟地质专家学了很多东西。一开始,我们觉得自己是学建筑学的,对人类文明上下五千年倒背如流,因此老是吹牛。但跟地质学家打交道时,地质学家拿起一块石头,说这是14亿年前的。这14亿和我们上下五千年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这个时空格局,对我影响很大,不好意思再吹牛了,越来越觉得自己渺小。这个项目在黄河边上,我们知道黄河是从黄土高原流下来,并将黄土高原的土运送到黄淮平原。历史上人和水的斗争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因此甲方想在黄河边的河滩上做一个漂亮的博物馆。甲方说你们自己选地,只要跟黄河景观的保护不冲突就行。我想怎么样才是一个漂亮的博物馆?如果做出来,在这里放不住,或者在其他地方也能放得住,那可能有些问题。我们当时天天在一个穿过山体并北朝黄河的窑洞里吃饭,我突发奇想,如果把这个窑洞利用起来,使之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这个场所感就立马显现出来了。因此我们在窑洞的南、北边各接一段,由于北面光线不足,建筑的立面没有太多意义,只做路口、餐饮就行了。通常做博物馆,总是喜欢在博物馆的路口做各种方的、圆的、椭圆的造型,来强调它的仪式感,但我发现场地基址北边还有一个小树林,如果穿过一个小树林进入博物馆也挺有仪式感的,所以就将其保留下来了。后来意外发现这片小树林还可以通过躯干和树叶将阳光散射到建筑的入口,使得本来光线较弱的朝北建筑入口提高了亮度,这也是一个意外之喜。

我读过一段文章,它说:自然力对于建筑而言是一种藏而不露的力量,若设计师能从地形中发现自然力场的存在,将其作为设计文本,则自然就会成为建筑形态布局的秩序之源,从而培育出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的特色人居环境。我们受过的教育常常使得我们更容易看表象,但理解场地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对我们更有帮助。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钟乐

钟乐,YouthLA志愿者,清华大学风景园林学在站博士后。

钟鹏

钟鹏,YouthLA志愿者,江西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在读研究生。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钟乐

钟乐,YouthLA志愿者,清华大学风景园林学在站博士后。

钟鹏

钟鹏,YouthLA志愿者,江西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在读研究生。

参数化设计 文化景观 散步道 教学 英国 碛口古镇 反思 清华 毕业设计 TAMU 环境效应 佛罗里达 设计研究 种植 公园 Brownfield 年会 青海 墨西哥 就业 国际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 绿色屋顶 庭院 美术馆 纽约 设计竞赛 鸟类 广场 SWA 贝聿铭 台湾 生态 绿道 AGER 公共交通 种植装置 辰山植物园 Mader 自然观 Vertical Greening Systems 讲座 马萨诸塞大学 UMass 城市建设 2012IFLA亚太区会议 刘秀晨 空气污染 棕地 地域性景观 可持续化 树屋 香港 枯山水 Prof. Wolfgang Jonas 客座教授 铺装 永昌河 2012IFLA 保研 城市空间 GSD 雪铁龙公园 西班牙 绿墙 论坛 联谊 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 迪士尼音乐厅 韩炳越 王劲韬 捷得国际 公共花园 俞昌斌 WEST8 城乡 TOPOS 志愿者 清华同衡学术周 檀馨 挪威 法国 野生动物廊道 希望小学 行业 Kingston University 城市景观 广州市绿化公司 世博 理论 实验 住宅花园 狼牙山 地震 矶琦新 布鲁克林 竞赛 Prof. Loidl-Reisch 自然文化资源 logo 现代主义 MLA 日本设计 枡野俊明 古根海姆博物馆 多样性 沃夫岗·哈勃 铁路 经验 纪念性景观 低收入住宅 Xeritown 风景园林 韩国 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nd Associates 如园 地砖 禅修 工程 Dr. Rosan Chow 海平面上升 数字化 何巧女 绿色设计 空间 孟兆祯 德国 可持续 欧洲 建筑 教育 维吉尼亚理工大学 雕塑 景观都市主义 Ruggeri 数字图解 ASLA学生奖 沙龙 哈普林 halprin 会议 弗吉尼亚大学 UVa 托马斯·丘奇 政治 Prof. Nigel Cross 美国 苏州古典园林 学习方法 2013北京园博会 buffalo Prof. Jürgen Weidinger 上海 IGA 职业实践 伊利诺伊大学 UIUC 南湖中央公园 BIM 设计未来城市 休斯顿探索公园 儿童 开放空间 9.11 河流 教学元素 泰山 万科 护栏 多伦多 铺地 加州花园 新加坡 盐湖城 朱育帆 维格兰 几何 经典 ARC 鹿特丹 历史 LABash 灾后 ASLA 朱胜萱 植物 迪士尼 Disney 人居环境 马晓暐 自杀 太阳能 考研 James Corner 西方建筑 商业建筑 钓鱼岛 纵向耕作 北林 风景园林月 翻译 土人景观 迪拜 NITA 流浪汉 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 北京 西安世园会 日本 布法罗河湾散步道 罗马奖 喷泉 康奈尔大学 水景 视频 场所 创业 成范永 风景区 校园 非言述性和默会性知识 Peter Walker 交通节点 卡尔维诺 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 托滕堡公园 购物中心 批评 夏成钢 玛莎·施瓦茨 旅游 北川 Julius Fabos 安藤忠雄 绿色基础设施 天津大学 Ron Henderson 裁员 什刹海 骑行 设景 调查问卷 书评 安友丰 Jack Ahern 跨学科教育 视觉文化 华盛顿 Hans Joachim Mader 新青年读老经典 可持续城市 居住区 意识形态 LIM 宾夕法尼亚大学 老人 北角公园 城市雨水 留学 概念方案 低能耗 风景园林新青年,就在你身边 张唐景观 Vista Hermosa 王欣 盆景园 LAM Stoss Landscape Urbanism 预制混凝土 五角大楼 新西兰 纪念碑 深圳前海 历史理论 岭南园林 Greenway 香格里拉植物园 珊瑚礁 环境 沥青 国家公园 摄影 机场 宋晔皓 人文 保护 幻觉 证书 RTD 便携 钢笔画 原子城 Media Ship 哈佛 三倾园 首尔 公益 花园 游乐场 洪盈玉 区域园林 中央公园 设计展 陈俊愉 银泉市 Silver Spring 风景园林学 图解 数字景观 Prof. Gesche Joost IFLA 长椅 方塔园 LEPC 苗木 京津冀 Malden 步行街 垃圾 手绘 龙安寺 张乔松 Diana Balmori 冯纪忠 技术 鹈鹕湾 普渡大学 合作 Waterboxx 雕塑公园 德国市民花园 牛雄 湿地 年报 北欧 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 洛阳 毛细水 SANAA 水盒子 新年 雨水 园博会 加拿大 禅意 布鲁克林大桥 滨水 马克 植物园 Gesche Joost 城市 华南 Juergen Weidinger 水文 瑠公圳 博士 Gleisdreieck 碳补偿林 巴塞罗那 雨洪管理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