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翻译活动公告、声明及参与须知

Volunteer Translation Recruitment II

by Aug 27, 2010
by 风景园林新青年 Aug 27, 2010

YouthLA各位志愿者:

大家好!

2009年10月,我们组织了“YouthLA第一次志愿者翻译征稿活动”,活动得到了很多志愿者的支持和认同。YouthLA的异域风景园林交流由此蔚然成风。

金秋再望,2010年YouthLA此刻再次与大家相约,拉开我们第二次活动的帷幕。我们欢迎新老志愿者们踊跃参与到第二次的翻译校对活动中来。

此次活动欢迎YouthLA现有志愿者参加,请非志愿者先点击这里进入志愿者申请页面,后参加活动。请首先认真阅读下文的文章目录、《外文文章翻译要求》及《译文校对要求》。希望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请发邮件至: translation@youthla.org,邮件中请说明你的基本信息(姓名及联系邮箱)以及你将参与的文章信息(文章编号及标题)。在你文章择选后的3-5天内,翻译工作组成员将与你联系,并将待译文章发去。

同时,为了保证效率及质量,我们希望活动参与者首先共知以下条款:

  1. 每篇文章的翻译,原则上赞成独立完成或者不多于2人合作(另有说明者除外);每篇文章的校对,要求一个志愿者独立完成。译稿或校稿完成并通过审定合格后,将交由翻译工作组进行文章校对或审查,之后予以发表。
  2. 请参与者按照《外文文章翻译要求》、《译文校对要求》完成所择选的任务。对于提交稿不符合翻译或校对要求者,YouthLA有权退回原稿。原翻译者及校对者有继续修改此文的权利;同时若因其他原因不能继续修改至完善者,YouthLA将择选其他志愿者参与修改过程。
  3. 志愿者要求在1-2个月内完成任务,同时参与本次活动的志愿者,有责任向YouthLA报告译文翻译或校对的进度情况。进度报告为半个月一报,如志愿者未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任务的70%,YouthLA有权收回该文章的翻译权或校对权,指定另一个志愿者接续其任务;如志愿者未在两个月之内完成初稿的提交,YouthLA亦有权指定另一个志愿者接续其任务。
  4. 翻译过程中如有任何问题,欢迎您随时联系我们。Email: translation@youthla.org。参与者的活动积分换算请见这里的附件部分

重要声明

1、该轮待译及待校对的文章,其中有20篇已征得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期刊风景园林杂志(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gazine)同意在Youth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上发表,另有4篇已征得TOPOS作者同意在Youth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上发表。全部中文版权归风景园林新青年所有。

2、文章的署名权归翻译者及校对者所有。

文章目录&摘要

翻译稿源
1 The Washington Outsider (NO.1) (Article Source: LAM)(此文章较长,分为三部分,此部分限一人完成)(此文已被申请)

Washington, D.C., the host city for the 2010 ASLA Meeting, is full of singular landscapes.

2 The Washington Outsider (NO.2) (Article Source: LAM)(此文章较长,分为三部分,此部分限一人完成)(此文已被申请)

Washington, D.C., the host city for the 2010 ASLA Meeting, is full of singular landscapes.

3 The Washington Outsider (NO.3) (Article Source: LAM)(此文章较长,分为三部分,此部分限一人完成)(此文已被申请)

Washington, D.C., the host city for the 2010 ASLA Meeting, is full of singular landscapes.

4 Gotham goes Green(Article Source: LAM)(此文已被申请)

New York’s new High Performance Landscape Guidelines encourage a more sustainable approach to designing and managing the city’s parks.

5 The Rail World: Santa Fe (Article Source: LAM)(此文已被申请)

Ken Smith reassembles pieces of several pasts in a park where trains crossing the West once met.

6 Well-Kept Secret (Article Source: LAM)(此文已被申请)

A 27-year-old vest-pocket park with unusual detailing has stood the test of time in Philadelphia’s dense Center City.

7 Mall Brawl (Article Source: LAM)(此文已被申请)

A controversial project in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 aims to revitalize Halprin’s Main Street Mall, one of the few successful pedestrian malls, which is beginning to crumble due to deferred maintenance.

8 The Church ladies (Article Source: LAM)(此文已被申请)

Landscape Architecture visits with three original clients of Thomas Church and talks with them about their gardens—their design, how they’ve held up over the years, and their future.

9 Are you Certified? (Article Source: LAM)(此文已被申请)

Landscape architects are pursuing a variety of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s. What opinions are out there, and is the abundance of certifications strengthening or weakening the profession?

10 Under the Interstate (Article Source: LAM)(此文已被申请)

The Buffalo Bayou Promenade runs along a flood-prone river beneath a tangle of highway bridges. What sorts of challenges did its designers face? And how has the public embraced this unusual park?

11 Thinking Big and Small (Article Source: LAM)(此文已被申请)

Philadelphia Green is a flexible nonprofit working at a variety of scales to fight blight, create community, and beautify its namesake city. org

12 More than Preservationists (Article Source: LAM)(此文已被申请)

The Culture Landscape Foundation is raising awareness of notable designed landscapes and the individuals who created them.

13 Humanizing the Botanical Garden (Article Source: LAM)(此文已被申请)

The Naples Botanical Garden in southwest Florida is not just a pretty plant museum.

14 A new day? (Article Source: LAM)(此文已被申请)

A mega-development provides Utah an antidote to Salt Lake City sprawl. But does it go far enough?

15 Catch the Wave (Article Source: LAM)(此文已被申请)

A redesigned entry plaza at the National Aquarium in Baltimore spices up the city’s Inner Harbor and brings the aquarium’s mission out into the size.

16 Shopping’s new clothes (Article Source: TOPOS)(此文已被申请)

J. Robert Anderson Landscape Architects brings some local character to one of America’s most homogenous landscape–the shopping center.

17 Sustainability and Landscape (Article Source: TOPOS)(此文已被申请)

Sustainability represents more than mere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and responses to issues of design projects. Sustainability is fundamentally about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species and, therefore, grounded in a discourse of justice. Landscape architects must engage in this underlying issue of justice.

18 Photovoltaics in Open Space Design (Article Source: TOPOS)(此文已被申请)

Integrating photovoltaic equipment is a design challenge not only for architecture but also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cluding elements providing solar energy for electricity and heating will develop into a widespread task in open space design.

19  Biocity, Emergent Sustainability (Article Source: TOPOS)(此文已被申请)

Emergence or the study of complexity explores how complex systems and patterns self-organise. This provides a new way of reading the conceptual process of city development. The Biocity model defines cities as self-organising, ecological biotopes. It can be used to assist in visualisation of the generative complexity of a city and as a sustainable integrated planning tool for urban design.

20  The Sustainable Sites Initiative (Article Source: TOPOS)(此文已被申请)

The Sustainable Sites Initiative™ (SITES™)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effort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the Lady Bird Johnson Wildflower Center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Botanic Garden to create voluntary national guidelines and performance benchmarks for sustainable land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practices.

校对稿源
1 Civil Union (Article Source: LAM,译者——刘雯)(此文已被申请)

A fledgl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ogram once partnered with a landscape design program for mutual advantage. Now that they need each other less, what has been learned?

2 Malden River Makeover (Article Source: LAM,译者——邱慧、鲍联影)(此文已被申请)

A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project shows how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an collaborate on damaged sites.

3 What lies beneath? (Article Source: LAM,译者——田蕾)(此文已被申请)

Archaeological remains mobilize grassroots activists to change course on an urban renewal project.

4 Resurrecting the adventure-style playground (Article Source: LAM,译者——周逸航)(此文已被申请)

Two new playgrounds in Central Park honor the past and offer hope for the future of playground design.

外文文章翻译要求

  1. 力求“信、达、雅”。
  2. 英文人名、地名、组织名称的翻译格式问题:
    人名、地名、单位机构名,翻译时请沿用习惯性译法,并请在翻译后面用原英文补充说明。如果涉及的人物、地名或组织名称还没有一个广泛认可的中文名称对应的情况下,请仍按照英文原文撰写。主要为了防止产生歧义或者误导。
    例子:如关于ASLA的翻译,仍建议保留ASLA英文,不赞成使用“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
  3. 注释之必要:
    因为文化及语言的差异,外文中势必有一些中国读者不熟知的相关人物、事件及背景介绍。如果信息重要,请译者必要时在文中加入注释。
  4. 标点符号的使用:
    请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同时请区分中文状态及英文状态下所使用的不同格式的标点符号。
  5. 意译之可行:
    个别难度较大的句子,在保证原文含义的基础上可以意译。
  6. 稿件提交格式:
    初稿提交时,请用Word 格式存储(不接受PDF格式所提交的稿件),文件名为“No.xx xxxxxx” ,例:No.1 设计迪斯尼。文件内字体行距等格式不限,但请设为可编辑,可修订格式。
  7. 附属材料的提交:
    提交初稿时,请在文章正文标题后,自附翻译人简历,包括姓名,邮箱,学习(工作)单位。同时请提交作者的大头照一张,尺寸为60×60像素。不愿公开照片者,则请在提交稿件时以邮件告之翻译工作组。
  8. 译文存疑处理:
    关于翻译过程中译文存疑的地方,可用彩色凸显等方式重点突出,方便校对人及审稿人之后的进一步释疑。
  9. 原外文中的图片说明:
    由于图片的版权归属较为复杂,为节约时间,建议翻译者不用对图片说明进行翻译。

译文校对要求

  1. 校对尺度的把握:
    外文的校对,很关键一点是要在原外文和译文之间把握好尺度,要相比于中文稿的校对困难些。请大家务必准备好原英文稿时时参照,力求尊重原稿;同时,在译文的修改过程中,请尽量保有原译者的文风。
  2. 重视译校双方合作:
    请校对者根据文稿中翻译者的邮箱信息,与翻译者保持联系。同时,建议校对稿保持了修订模式,以便原译者能对改动处一目了然。在校对要求期限的1-2个月中,译校双方共同认定并提交给YLA翻译工作组处最后定稿。
  3. 存储格式:
    校对稿提交时,请用Word 格式存储,文件名为“No.xx xxxxxx” ,例:No.1 设计迪斯尼——校对。文件内字体行距等格式不限,但请设为可编辑,可修订格式。
  4. 附属材料:
    提交校对稿时,请在所校对文章正文“翻译者简介”后,自附校对人简历,包括姓名,邮箱,学习(工作)单位。同时请提交作者的大头照一张,尺寸为60×60像素。不愿公开照片者,则请在提交稿件时以邮件告之翻译工作组。
  5. 校对文之存疑:
    校对后如仍有译校双方不能达成一致的,可用彩色凸显等方式重点突出,方便YLA审稿人之后的进一步释疑。
  6. 校对之异常情况:
    校对时,如发现翻译者的文章翻译有相当大部分的偏失,譬如你在粗略阅读时发现需重新改正部分超过1/2,请来信告之翻译组,我们将审看该稿件,视其情况,另做安排。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风景园林新青年

风景园林新青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新青年

风景园林新青年

布鲁克林 张唐景观 LIM 贝聿铭 毛细水 巴塞罗那 意识形态 行业 禅修 加拿大 南湖中央公园 书评 人文 首尔 国际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 住宅花园 护栏 参数化设计 西安世园会 地域性景观 Brownfield 可持续化 花园 设计研究 鸟类 雨洪管理 苏州古典园林 ARC 便携 Greenway WEST8 低收入住宅 幻觉 翻译 自杀 旅游 捷得国际 珊瑚礁 学习方法 logo 陈俊愉 合作 盐湖城 流浪汉 自然文化资源 2013北京园博会 迪士尼音乐厅 反思 绿色基础设施 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nd Associates 可持续城市 年会 讲座 AGER Media Ship 城市 Gesche Joost 何巧女 雕塑公园 步行街 盆景园 弗吉尼亚大学 UVa 城市景观 国家公园 北角公园 五角大楼 Xeritown 生态 儿童 Kingston University 校园 城市空间 Vista Hermosa SWA 庭院 Prof. Jürgen Weidinger 雪铁龙公园 纵向耕作 宾夕法尼亚大学 LAM 水盒子 MLA 2012IFLA亚太区会议 长椅 论坛 散步道 狼牙山 维吉尼亚理工大学 志愿者 非言述性和默会性知识 新西兰 马克 布鲁克林大桥 Prof. Gesche Joost 太阳能 北川 教学 安藤忠雄 Prof. Loidl-Reisch 公园 檀馨 Diana Balmori Dr. Rosan Chow 马晓暐 铺地 垃圾 数字图解 公共花园 美国 风景园林学 北林 Vertical Greening Systems 空气污染 考研 Prof. Wolfgang Jonas 城市雨水 居住区 朱育帆 绿道 三倾园 LABash 哈普林 halprin Jack Ahern 手绘 开放空间 新年 河流 刘秀晨 西方建筑 迪士尼 Disney 法国 孟兆祯 深圳前海 英国 香港 竞赛 滨水 青海 万科 现代主义 清华 摄影 沙龙 保研 水景 工程 绿色设计 环境效应 SANAA 普渡大学 雨水 墨西哥 历史理论 鹈鹕湾 设计未来城市 区域园林 RTD James Corner 瑠公圳 创业 IGA 骑行 宋晔皓 理论 植物 成范永 调查问卷 中央公园 购物中心 Waterboxx 地震 挪威 康奈尔大学 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 Stoss Landscape Urbanism 批评 野生动物廊道 Ruggeri 铺装 牛雄 绿色屋顶 公益 水文 古根海姆博物馆 ASLA 矶琦新 清华同衡学术周 城乡 天津大学 安友丰 9.11 展览 伊利诺伊大学 UIUC 玛莎·施瓦茨 洛阳 Juergen Weidinger IFLA 设计竞赛 纽约 新青年读老经典 日本 方塔园 北欧 龙安寺 马萨诸塞大学 UMass Peter Walker 博士 数字景观 Julius Fabos 自然观 银泉市 Silver Spring 植物园 视频 希望小学 Mader 会议 卡尔维诺 广场 低能耗 雕塑 韩炳越 碛口古镇 毕业设计 布法罗河湾散步道 GSD 几何 场所 加州花园 迪拜 建筑 历史 纪念碑 沃夫岗·哈勃 设计展 辰山植物园 欧洲 什刹海 维格兰 灾后 张乔松 buffalo 王劲韬 泰山 TOPOS 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 钢笔画 图解 朱胜萱 世博 Gleisdreieck 韩国 经典 京津冀 游乐场 可持续 日本设计 种植装置 Malden 树屋 商业建筑 风景区 概念方案 老人 钓鱼岛 ASLA学生奖 设景 2012IFLA 实验 托滕堡公园 湿地 客座教授 教学元素 数字化 苗木 香格里拉植物园 景观都市主义 沥青 原子城 纪念性景观 空间 罗马奖 枡野俊明 托马斯·丘奇 证书 土人景观 哈佛 跨学科教育 NITA 冯纪忠 新加坡 夏成钢 预制混凝土 机场 年报 城市建设 岭南园林 上海 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 西班牙 绿墙 保护 华盛顿 洪盈玉 地砖 华南 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 种植 园博会 Prof. Nigel Cross 北京 职业实践 公共交通 广州市绿化公司 风景园林 文化景观 TAMU 经验 Hans Joachim Mader 德国 政治 视觉文化 多样性 环境 如园 佛罗里达 禅意 LEPC 碳补偿林 多伦多 BIM Ron Henderson 交通节点 人居环境 教育 台湾 风景园林新青年,就在你身边 美术馆 王欣 铁路 喷泉 海平面上升 枯山水 风景园林月 棕地 联谊 俞昌斌 就业 裁员 永昌河 留学 鹿特丹 技术 休斯顿探索公园 德国市民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