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图2:22@区位于巴塞罗那的Glories区,地处巴塞罗那的核心区域。该区交通发达,著名的对角线大道穿行而过,拥有数公里的海岸线和泊船码头。相对于巴塞罗那的老城区,该区地势更为平坦,街道密度适宜,发展潜力巨大。

图3:22@区,过去曾是巴塞罗那Poblenou的一个工业区,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中央商务区,也成为巴塞罗那的一个创新区。在19世纪,这一区域的工业非常繁荣,一度被称作“加泰罗尼亚的曼彻斯特”,经过一些列的改造,才发展成为城市的科技和创新区,成为新的经济和文化增长点。如今,22@区仍然处于建设和发展中,同时增加了对于居民居住和休闲需求的回应,大量的居住区和绿地也被建设。

图4:由于历史上工业发展的缘故,该区的街道路网虽然与城市中的其他新老城区均为统一形式和尺度的网格街区,但街区内的建筑基本为工业的厂房、库房等,工业尺度的大空间建筑为主。

图5:随着22@区的发展,在过去的十年中,许多跨过和本土企业纷纷把总部迁至此地。该区也以不同方式不断地改变和成长中。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种景观的对比:从高科技大厦到废弃工厂的对比,从建筑、经济以及社会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独特的城市景观,也是一种持续的挑战。(Catalannewsagency.com)

图6:22@区鸟瞰照片1。图中的高楼为Alba Tower,为巴塞罗那第三高楼。Photo Credit: 360°Aerial Panorama。

图7:22@区鸟瞰照片2。Photo Credit: 360°Aerial Panorama

图8:22@区鸟瞰照片3。Photo Credit: 360°Aerial Panorama。

图9:几乎从该区的任何角度都可以看见Alba Tower, 其也成为了22@的地标建筑。

图10:街道较为宽敞,体现了工业区的尺度。经过改造,在满足机动车交通的前提下开辟了人行漫步与休息空间,在于巴塞罗那其他区域融合的同时,也优化了本区的居住环境。

图11:工业的元素是区域生长的灵感来源,如图中的烟囱不但得到完好的保存,而且加以功能上的利用,同时不同的院落都加以借景。

图12:高科技手段在新建建筑和改造建筑时得以大量应用,图中为巴塞罗那数码科技中心,其外立面应用了电脑程序控制的光能源利用技术,可根据日照情况自动调节建筑内部的光照情况,进而控制建筑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从而最大限度节约能源。

图13:在对废弃工业厂房改造利用中,艺术家们发挥了激发活力的作用。他们建立了内部的激活艺术家创造力以及合理利用废旧厂房提供的空间资源的制度,鼓励年青的艺术家在此专心创作而又不长久地依赖这种艺术家组织,这样,艺术创作的血液得以不断的更替。

图14

图15:由于经费紧张的制约,艺术家们可以利用的设施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但正是这样的环境,却培养出一批批明日之星。
有时候,废弃空间的重生比新建更能让人感到一种持久生命力。